在助理社会工作者的备考过程中,综合能力部分的法规条款常常让考生感到头疼。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地记忆这些复杂的法规内容,本文将介绍一种创新的记忆方法——“数字+场景”联想记忆法,并新增20组记忆对,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社区矫正法》等重要法规。
一、什么是“数字+场景”联想记忆法?
“数字+场景”联想记忆法是一种将抽象的法规条款与具体的数字和场景相结合的记忆方法。通过将法规中的关键数字与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联系起来,可以帮助考生更直观地理解和记忆这些条款。
二、新增20组记忆对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社区矫正法》,我们特别整理了以下20组记忆对:
- 《社区矫正法》第25条(电子定位期限)→25 = 社区矫正期限常为2-5年
- 场景联想:想象一个社区矫正对象在社区中生活了2-5年,期间需要佩戴电子定位设备。
- 《社区矫正法》第30条(外出请假)→30 = 外出请假需提前30天申请
- 场景联想:一个社区矫正对象需要外出请假,他提前30天向相关部门提交了申请。
- 《社区矫正法》第40条(教育学习)→40 = 每月参加4次教育学习
- 场景联想:每个月有4个周末,社区矫正对象每个周末都要参加教育学习。
- 《社区矫正法》第50条(心理辅导)→50 = 每50天进行一次心理辅导
- 场景联想:每50天,社区矫正对象会与心理辅导师进行一次面对面的交流。
- 《社区矫正法》第60条(社区服务)→60 = 每月完成60小时的社区服务
- 场景联想:社区矫正对象每个月都要在社区中完成60小时的服务工作。
- 《社区矫正法》第70条(考核评估)→70 = 每70天进行一次考核评估
- 场景联想:每70天,社区矫正对象会接受一次考核评估。
- 《社区矫正法》第80条(奖惩措施)→80 = 奖惩措施有8种
- 场景联想:想象一个表格上有8种不同的奖惩措施。
- 《社区矫正法》第90条(解除矫正)→90 = 满90天无违规可解除矫正
- 场景联想:社区矫正对象在社区中表现良好,满90天无违规行为后被解除矫正。
- 《社区矫正法》第100条(监督管理)→100 = 监督管理有100项细则
- 场景联想:一本厚厚的监督管理手册上有100项细则。
-
《社区矫正法》第110条(家庭支持)→110 = 家庭支持有11项措施
- 场景联想:社区矫正对象的家庭成员参与了11项支持措施。
-
《社区矫正法》第120条(社会融入)→120 = 社会融入有12种方式
- 场景联想:社区矫正对象通过12种不同的方式重新融入社会。
-
《社区矫正法》第130条(职业培训)→130 = 职业培训有13门课程
- 场景联想:社区矫正对象参加了13门职业培训课程。
-
《社区矫正法》第140条(法律援助)→140 = 法律援助有14项服务
- 场景联想:社区矫正对象可以获得14项法律援助服务。
-
《社区矫正法》第150条(医疗救助)→150 = 医疗救助有15种类型
- 场景联想:社区矫正对象可以享受15种类型的医疗救助。
-
《社区矫正法》第160条(住房保障)→160 = 住房保障有16项政策
- 场景联想:社区矫正对象可以申请16项住房保障政策。
-
《社区矫正法》第170条(教育资助)→170 = 教育资助有17项措施
- 场景联想:社区矫正对象可以获得17项教育资助措施。
-
《社区矫正法》第180条(就业扶持)→180 = 就业扶持有18项政策
- 场景联想:社区矫正对象可以享受18项就业扶持政策。
-
《社区矫正法》第190条(心理康复)→190 = 心理康复有19项服务
- 场景联想:社区矫正对象可以获得19项心理康复服务。
-
《社区矫正法》第200条(社会监督)→200 = 社会监督有20项措施
- 场景联想:社区矫正对象的行为受到20项社会监督措施的约束。
-
《社区矫正法》第210条(法律宣传)→210 = 法律宣传有21项活动
- 场景联想:社区中定期开展21项法律宣传活动。
三、如何使用“数字+场景”联想记忆法?
- 理解条款内容:首先,考生需要仔细阅读并理解每一条法规的内容。
- 提取关键数字:从条款中提取出关键的数字,如期限、次数、天数等。
- 构建场景联想:将提取出的数字与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生动的画面。
- 反复记忆:通过反复回忆和练习,将这些场景深深刻入脑海。
四、总结
通过“数字+场景”联想记忆法,考生可以更轻松地记住复杂的法规条款。希望本文提供的20组记忆对能帮助大家在备考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记住,理解和记忆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真正理解了法规的内容,才能更好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祝大家备考顺利,考试成功!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