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助理社会工作者的备考中,综合能力这一科目中的个案工作记录部分是一个重点内容,尤其是“问题严重程度”的分级标准。
一、“一级(紧急危机)”
1. 分类依据
- 当服务对象面临直接威胁生命安全的情况时属于一级。例如,自杀倾向且已经有了具体的计划和准备行动,像购买了自杀工具或者已经到达危险的地点(如高楼天台准备跳下);遭受严重的暴力侵害,身体受到重大伤害且有生命危险;突然遭受重大的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而处于极度危险之中等。
- 服务对象的心理状态处于极度混乱和崩溃边缘,无法正常进行自我保护和应对生活的基本需求。
2. 学习方法
- 要牢记典型的紧急危机场景案例,在脑海中形成画面感。比如通过观看相关的新闻报道或者影视作品中的危机情节来加深印象。
- 整理出一些关键词,如“生命威胁”“紧急”“无法自控”等,当遇到相关描述时能够迅速判断。
二、“二级(功能失调)”
1. 分类依据
- 服务对象的基本生活功能受到较大影响,但尚未达到危及生命的程度。比如长期的抑郁情绪导致无法正常工作、学习或者维持家庭关系;严重的酗酒或吸毒行为使得身体机能下降,社交和职业功能受损;遭受重大创伤后出现应激障碍,影响日常生活中的正常行为等。
- 他们在心理和行为上存在明显的异常,但还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或者在外界帮助下能够维持基本生存。
2. 学习方法
- 对比一级危机情况,分析功能失调情况下服务对象的不同表现。可以通过制作表格的方式,将两者在身体状态、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等方面进行对比。
-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进行学习,从社区中的常见心理问题或者不良行为习惯入手,理解功能失调的内涵。
三、“三级(发展性需求)”
1. 分类依据
- 这种情况主要是服务对象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需要引导和支持的问题。例如青少年在青春期面临的身份认同困惑、职业选择迷茫;成年人在职业发展中遇到的晋升瓶颈或者人际关系困扰;老年人面临的退休后生活适应等问题。
- 这些问题虽然会影响服务对象的生活质量和发展进程,但并不属于紧急危机或者严重的功能失调范畴。
2. 学习方法
- 关注不同年龄段和发展阶段可能出现的普遍问题,从发展的视角去理解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 参考一些发展心理学的知识,将个案工作中的发展性需求与之相结合,加深对这一级别的认识。
在备考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大量的练习题来巩固对这些分级标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将个案工作记录的这部分内容与其他相关知识点,如个案工作的流程、介入方法等联系起来学习,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准确作答,并且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也能够更好地运用这些知识。
总之,明确个案工作记录中“问题严重程度”的分级标准对于助理社会工作者的备考和未来的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希望考生们能够认真掌握。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