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执业护士的备考中,静脉输液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板块。其中头皮针和留置针的输液操作流程以及相关常见问题的处理更是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二、头皮针输液操作流程
(一)准备工作
1. 操作者自身准备:要穿戴整洁的护士服、帽子、口罩,并且修剪指甲,洗手等,这是保证操作无菌性的基础。
2. 物品准备:需要准备好头皮针、输液器、输液瓶(袋)、碘伏、棉签、砂轮、胶布、止血带等物品。学习方法:要将这些物品牢记于心,可以通过制作简易的物品清单来加深记忆。
(二)患者评估
1. 询问患者的病情、过敏史等情况。例如,如果患者有葡萄糖 - 6 - 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就要谨慎选择某些药物进行输液。
2. 观察穿刺部位的皮肤情况,有无红肿、硬结等。这要求我们在复习时要掌握不同皮肤状况对穿刺的影响。
(三)操作步骤
1. 挂输液瓶(袋),排尽空气。
2. 选择合适的静脉,一般为上肢浅静脉。
3. 在穿刺部位上方约6 - 8cm处扎止血带,常规消毒皮肤,消毒范围直径大于5cm。
4. 再次核对患者信息,取出头皮针,排尽空气后,以15° - 30°角直接刺入血管。
5. 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再沿血管前行少许,松开止血带,固定针头。
三、留置针输液操作流程
(一)准备工作类似头皮针,但要额外准备留置针。
(二)患者评估也基本相同,但要注意患者的活动情况,因为留置针在血管内留存时间较长。
(三)操作步骤
1. 选择较粗直、弹性好的静脉。
2. 消毒皮肤后,将留置针与输液器连接,排尽空气。
3. 进针角度一般为15° - 30°,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再进少许,然后将外套管全部送入血管内。
4. 松开止血带,抽出针芯,用透明敷贴固定留置针,注明穿刺日期和时间。
四、常见问题处理
(一)穿刺失败
1. 原因可能是患者血管条件差、进针角度不当等。如果是血管条件差,可以尝试更换穿刺部位或者采用热敷等方法改善血管充盈度。
2. 学习方法:通过分析大量的案例来提高对穿刺失败原因的判断能力。
(二)液体渗漏
1. 可能是由于针头滑出血管或者血管通透性增加等原因。如果是针头滑出血管,要及时拔出针头,更换穿刺部位重新穿刺。
2. 要掌握不同药物渗漏后的处理方法,如甘露醇渗漏可能导致局部组织坏死,需要特殊处理。
(三)静脉炎
1. 常见于长期输液或者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后。要停止在此处输液,抬高患肢,局部可采用热敷或者硫酸镁湿敷等方法。
五、总结
头皮针和留置针的输液操作流程以及常见问题处理是执业护士考试中的重点内容。在备考过程中,要仔细掌握每一个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并且多进行模拟练习,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这样才能在考试中顺利应对相关题目,并且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地进行静脉输液操作。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