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执业护士的备考过程中,内科综合专题是非常重要的部分。特别是在强化阶段的第3 - 4个月,对于常见症状如发热、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的护理评估与处理要深入学习。
一、发热
1. 知识点内容
- 发热的程度可分为低热(37.3 - 38℃)、中等度热(38.1 - 39℃)、高热(39.1 - 41℃)和超高热(41℃以上)。
- 护理评估方面,要关注患者的体温变化、发热类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等),还要了解患者的伴随症状,如是否有寒战、乏力、头痛等。
- 处理包括降温措施,如物理降温(冰袋冷敷、温水擦浴等),药物降温(根据医嘱使用退烧药)。同时要保证患者充足的水分摄入,防止脱水。
2. 学习方法
- 记忆发热程度的划分标准时,可以制作简单的表格对比不同温度范围对应的类型。
- 对于发热类型的区分,要结合具体的病例去理解,比如疟疾常表现为间歇热。
- 在学习处理措施时,要清楚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的适用情况和注意事项。
二、咳嗽
1. 知识点内容
- 咳嗽的性质有干咳和湿咳之分。干咳常见于呼吸道感染早期、咳嗽变异性哮喘等;湿咳则多伴有痰液,可能与肺部感染等有关。
- 护理评估需了解咳嗽的频率、严重程度、诱发因素等。例如,夜间咳嗽加重可能是心力衰竭或者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表现。
- 处理上要指导患者正确的咳嗽方法,如深吸气后屏气几秒再咳嗽。对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患者,可采用雾化吸入等方法稀释痰液。
2. 学习方法
- 可以通过收集不同疾病中咳嗽的特点案例来加深对咳嗽性质的理解。
- 学习正确咳嗽方法时,可以自己模拟练习,以便更好地指导患者。
三、胸痛
1. 知识点内容
- 胸痛的部位有助于诊断疾病。例如,心前区疼痛可能与心脏疾病有关,如心绞痛常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胸膜炎引起的疼痛多在侧胸部,随呼吸运动而加重。
- 护理评估要关注疼痛的性质(刺痛、钝痛、压榨痛等)、持续时间、缓解和加重的因素等。
- 处理包括让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避免诱发疼痛的因素,根据疼痛程度必要时给予止痛药物(遵医嘱)。
2. 学习方法
- 绘制胸痛部位与可能疾病的关联图,方便记忆。
- 对于疼痛性质的学习,可以通过联想生活中类似的感觉来加深印象。
四、呼吸困难
1. 知识点内容
- 呼吸困难分为吸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呼吸困难和混合性呼吸困难。吸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喉头水肿等疾病,表现为吸气时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凹陷);呼气性呼吸困难多见于支气管哮喘等;混合性呼吸困难可见于重症肺炎等。
- 护理评估要关注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深度等,以及是否有发绀等情况。
- 处理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根据病情调整氧流量),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如半卧位等。
2. 学习方法
- 观看关于呼吸困难不同类型的视频资料,直观地感受其特点。
- 对于护理处理措施,要牢记每个操作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总之,在备考内科综合专题中的常见症状护理评估与处理时,要全面掌握各个症状的知识点,通过多种学习方法加深理解,并且多做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应对自如。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