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教师资格备考中,了解学习动机测量工具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一、成就动机量表(AMS)
1. 使用方法
- 首先,要确保测试环境安静、舒适且没有干扰因素。让学生认真阅读每个题目,这些题目通常涉及到对成功和失败的看法、追求成功的倾向等方面的描述。例如,“我喜欢做有挑战性的事情,即使可能失败”,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一定的选项范围内(如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进行选择。
- 在施测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题目作答,不能随意跳题或者修改答案。
- 测试完成后,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和编号,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
2. 测量结果分析
- 如果学生的成就动机得分较高,说明他们渴望成功,愿意接受挑战并且不怕失败。在教学中,可以为这类学生提供更具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如组织学科竞赛、开展研究性学习项目等。
- 若得分较低,则可能表示学生对成功缺乏足够的渴望或者害怕失败带来的负面结果。教师可以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降低任务的难度梯度,让他们逐步建立起成就感。
二、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
1. 使用方法
- 同样要注意测试环境的设置。问卷中的题目主要是关于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信念,像“我相信我能很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学生在作答时要真实地反映自己的内心想法。
- 教师在发放问卷时要向学生说明测试的目的,减少学生的顾虑。
- 收集问卷后,仔细统计分数。
2. 测量结果分析
- 高分表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较强的信心。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向更高层次的学习目标迈进,例如推荐参加高级别的学科培训或者学术交流活动。
- 低分则提示学生可能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存在怀疑。教师可以通过个别辅导、分享成功案例等方式来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三、对个性化教学的指导意义
1. 根据这些测量工具的结果,教师能够准确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机特点。对于不同动机水平的学生,可以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
2. 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分组合作。比如将成就动机高和学习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分在一组,让他们互相激励,带动整个小组的学习氛围。
四、中学生典型动机问题干预策略
1. 对于缺乏学习动力的学生,可以采用目标设定法。帮助他们制定短期和长期的学习目标,并且将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让他们逐步实现,增强成就感。
2. 针对容易受外界干扰而影响学习动机的学生,教师要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因素,并且通过正面引导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总之,掌握学习动机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并深入分析测量结果,能够为高中教学中的个性化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针对学生的动机问题采取有效的干预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