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编辑人: 未来可期

calendar2025-07-20

message0

visits118

慢性病患者护理之高血压用药管理:备考要点全解析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在执业护士的备考中,高血压患者的用药管理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一、降压药物分类
1. 利尿剂
- 常见的利尿剂有噻嗪类、袢利尿剂和保钾利尿剂等。噻嗪类如氢氯噻嗪,它主要作用于肾远曲小管近端,通过抑制钠 - 氯共同转运体,减少钠和氯的重吸收,从而增加钾的排泄。学习这一知识点时,要牢记其作用机制、代表药物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比如低钾血症等。
- 袢利尿剂如呋塞米,作用比噻嗪类更强,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用药剂量上需要调整。
- 保钾利尿剂如螺内酯,它能阻断醛固酮受体,在利尿的同时可以减少钾的丢失,但要注意可能引起高钾血症。
2. β - 受体阻滞剂
- 这类药物通过阻断心脏和血管上的β - 受体,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从而降低血压。像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都是常用的药物。学习时要了解其对心率、心输出量的影响,以及禁忌证,例如支气管哮喘患者禁用非选择性β - 受体阻滞剂。
3. 钙通道阻滞剂(CCB)
- 分为二氢吡啶类和非二氢吡啶类。二氢吡啶类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主要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上的钙通道,使血管扩张而降压。非二氢吡啶类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除了对血管平滑肌有作用外,还对心脏的传导系统有影响。要掌握不同类型CCB的特点和适用人群。
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 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它们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这类药物还具有改善心室重构的作用,适用于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患者。不过,可能会引起干咳等不良反应。
5.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
- 如氯沙坦、缬沙坦等。它们的作用机制与ACEI类似,但不会引起干咳。

二、用药时间
1. 长效降压药
- 一般一天服用一次,通常在早上起床后服用比较好。因为早上人体的血压会出现一个高峰,这个时候服药可以更好地控制血压。
2. 中效降压药
- 可能需要一天服用两次,比如早上和下午各一次。
3. 短效降压药
- 需要一天多次服用,但是短效降压药血压波动较大,现在临床上较少单独使用。

三、血压监测的注意事项
1. 测量前准备
- 要让患者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避免在测量前吸烟、喝咖啡或浓茶等刺激性物质。
2. 测量姿势
- 患者应采取坐位或卧位,手臂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位置。
3. 测量频率
- 对于初诊高血压患者或者血压不稳定的患者,可能需要每天多次测量血压;而对于血压控制较好的患者,可以每周测量1 - 2次。
4. 血压计的选择
- 要选择经过认证的血压计,无论是水银柱血压计还是电子血压计都可以,但要定期校准。

在备考过程中,要理解每个知识点背后的原理,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并且结合实际病例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高血压患者的用药管理知识。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

创作类型:
原创

本文链接:慢性病患者护理之高血压用药管理:备考要点全解析

版权声明:本站点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文章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