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染病患者护理的备考中,职业暴露防护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一、针刺伤后的应急处理
1. 伤口初步处理
- 立即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这一步很关键,因为它可以减少病毒等病原体进入血液循环的量。例如在乙肝病毒暴露的情况下,减少病毒入血能降低感染风险。
- 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反复冲洗伤口。流动水可以带走伤口表面的污染物,肥皂水则有助于清洁油脂等物质。
- 冲洗后用0.5%碘伏或75%酒精消毒伤口,并进行包扎。
2. 评估暴露源
- 要确定暴露源患者是否携带传染病病原体,如乙肝、丙肝、艾滋病等。这需要查看患者的检验报告或者询问病史。如果是乙肝患者,要知道其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病毒载量等情况。
二、体液暴露后的应急处理
1. 眼部暴露
- 立即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眼睛,冲洗时要翻开眼睑,确保冲洗全面。比如在护理艾滋病患者时,若有血液溅入眼睛,快速有效的冲洗能减少感染机会。
2. 皮肤暴露
- 同样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冲洗暴露部位,范围要超出污染范围。如果是接触到梅毒患者的体液,及时清洗可防止病原体进一步侵入皮肤。
三、上报流程
1. 内部报告
- 在医院内部,应尽快向科室负责人或护士长报告职业暴露情况。他们会安排进一步的评估和处理措施。
2. 填写报表
- 准确填写职业暴露报表,包括暴露时间、地点、方式、暴露源患者信息等。例如详细记录是在给某传染病患者打针时发生的针刺伤,还是在进行护理操作时接触到体液等情况。
3. 医院相关部门处理
- 医院的感染管理科会根据上报情况进行评估。如果涉及到艾滋病等特殊病原体的暴露,他们会联系疾控中心,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后续的检测和预防用药指导。
在备考传染病患者护理中的职业暴露防护这一知识点时,要牢记这些应急处理步骤和上报流程。多做一些模拟案例分析题,加深对不同暴露情况的应对方法的理解。同时,关注医院实际操作中的规范流程,这样在考试中才能准确作答,也能在实际工作中保障自身安全。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