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政治学科的备考中,采用角色扮演式课堂设计来组织“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这样的活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和备考方式。
一、知识点涵盖
1. 国家利益
- 含义: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不同国家的国家利益有所不同。例如,对于一些岛国来说,海平面上升可能是其面临的最紧迫威胁,这直接关系到他们的领土完整和民众的生存空间,所以他们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往往有着更为强烈的诉求,希望国际社会能够采取更严格的减排措施来减缓海平面上升的速度。
- 学习方法:学生要深入理解国家利益的多方面内涵,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等。可以通过分析不同国家在历史、地理、经济等方面的差异,来推断其在特定国际事务中的利益诉求。同时,关注国际新闻中各国在气候变化相关议题上的表态和行动,如小岛屿国家联盟在国际气候谈判中一直积极推动全球升温控制在1.5℃以内的目标设定。
2. 国际合作
- 含义:国际合作是指不同国家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进行的协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国际合作体现在多个方面,如共同制定减排目标、分享清洁能源技术、开展适应气候变化的合作项目等。
- 学习方法:研究国际合作的成功案例,如《巴黎协定》的达成。了解各个国家在协定中的角色和义务,以及协定如何体现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等原则。还可以分析国际合作中面临的挑战,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资金和技术支持方面的分歧。
二、角色扮演的实施与备考价值
1. 角色扮演的实施
- 分组: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国家集团。例如,有的小组代表欧盟国家,他们需要考虑欧盟整体的经济结构、环境政策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等因素;有的小组代表发展中国家中的大国,如巴西,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既有自身森林资源保护等特殊情况,又要考虑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挑战。
- 准备阶段:各小组要深入研究自己所代表国家的政治、经济、环境状况,以及该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历史立场和政策走向。他们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和资料,如该国的碳排放总量、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等,并根据这些信息来制定自己的谈判策略和发言内容。
- 角色扮演过程:在模拟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小组代表要阐述自己国家的环保立场,提出自己的减排目标、对国际资金和技术支持的需求或者在国际合作中的建议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政治学科知识,如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外交政策的制定依据等,进行合理的表达和辩论。
2. 备考价值
- 提升知识应用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将抽象的政治学科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国际事务情境中。他们不再是死记硬背知识点,而是要深入理解并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来为自己的“国家”争取利益,这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 提高表达能力:在阐述环保立场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要能够回应其他“国家”的质疑和挑战。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在政治学科的考试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技能。
- 培养国际视野:学生通过扮演不同国家的角色,能够更好地了解不同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利益诉求和应对策略,从而拓宽自己的国际视野。这对于理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以及应对全球性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
总之,在政治学科备考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角色扮演式课堂设计是一种创新且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还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应对高考政治学科的挑战打下坚实的基础。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