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教师资格面试试讲中,情感层次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内涵,也能展现教师的教学能力。
一、以《慈母情深》为例的情感层次设计
1. 文字品读
- 在《慈母情深》这篇课文中,有很多细节描写值得关注。“龟裂的手”这一细节就是非常典型的。教师在引导学生品读这个部分时,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描写语句,比如“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妈——’‘妈——’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通过这样的描写,学生可以看到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而“龟裂的手”则是长期辛苦劳作的结果。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从这个细节中能感受到什么?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母亲为了家庭付出的艰辛劳动。这种文字品读的方法,能够让学生直接从文本出发,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情感。
- 学习方法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把像“龟裂的手”这样有代表性的描写圈出来,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2. 情感共鸣
- 在学生对文字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感受之后,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母爱主题的音乐来进一步营造情感氛围。比如一些舒缓、深情的音乐,像《鲁冰花》等。音乐的旋律能够触动学生的心灵,让他们更容易与课文中母亲对孩子的爱产生共鸣。当音乐响起时,教师可以再次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中的那些感人情节,让学生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想象画面。这种视听结合的方式,能够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的情绪变化。可以先从轻柔的音乐开始,让学生慢慢沉浸其中,然后随着音乐的推进,适时地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如“听到这样的音乐,你想到了课文中的母亲吗?她当时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将自己的情感与课文中的情感相融合。
3. 迁移表达
- 最后一个层次是迁移表达。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与母亲的故事。这一环节能够将课文中母亲对孩子的爱延伸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学生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时,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母爱的普遍性和深沉性。例如,有的学生可能会说自己生病时母亲的悉心照料,或者在自己遇到困难时母亲给予的鼓励。
- 对于这个环节,教师要做好引导和总结工作。在学生分享完故事后,教师可以总结出母爱的不同表现形式,并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珍惜母亲的爱,也要学会表达自己的爱。
二、情感层次设计的整体意义
- 这种递进式的情感教学策略在面试试讲中有很大的优势。它能够体现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和对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视。从文字品读到情感共鸣再到迁移表达,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逐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情感。同时,这样的设计也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在面试中,能够很好地展示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对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总之,在小学教师资格面试试讲中,情感层次设计需要精心规划。以《慈母情深》为例的这种三层设计模式,可以为教师们提供一个很好的参考范例,在备考过程中,教师们要多进行类似的练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