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执业护士的备考过程中,护理操作技能的掌握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强化阶段(第3-4个月),考生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实操能力,其中动脉血气分析采集是一个重要的考点。本文将详细解析桡动脉和股动脉的穿刺步骤,并教授如何快速解读血气分析结果。
一、桡动脉穿刺步骤
1. 准备工作:确保患者手臂位置舒适,手腕伸展,掌心向上。消毒手腕部及周围皮肤,铺无菌洞巾。
2. 定位:桡动脉通常位于腕关节掌侧面靠拇指侧以上2cm处,触摸搏动最明显处即为穿刺点。
3. 穿刺:使用20-22G针头,与皮肤呈15-30度角进针,见回血后固定针头,采集血液样本。
4. 拔针:采血完成后,迅速拔出针头,用无菌纱布压迫止血。
二、股动脉穿刺步骤
1. 准备工作:患者取仰卧位,下肢伸直略外展。消毒腹股沟及大腿内侧皮肤,铺无菌洞巾。
2. 定位:股动脉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1-2cm处,触摸搏动最明显处即为穿刺点。
3. 穿刺:使用18-20G针头,与皮肤呈90度角进针,见回血后固定针头,采集血液样本。
4. 拔针:采血完成后,迅速拔出针头,用无菌纱布压迫止血。
三、血气结果快速解读方法
1. pH值:正常范围为7.35-7.45。低于7.35表示酸中毒,高于7.45表示碱中毒。
2. PaCO2值:正常范围为35-45mmHg。低于35mmHg表示呼吸性碱中毒,高于45mmHg表示呼吸性酸中毒。
3. HCO3-值:正常范围为22-26mmol/L。低于22mmol/L表示代谢性酸中毒,高于26mmol/L表示代谢性碱中毒。
4. BE值:正常范围为-2至+3mmol/L。负值表示代谢性酸中毒,正值表示代谢性碱中毒。
通过对桡动脉和股动脉穿刺步骤的熟练掌握,以及血气分析结果的快速解读,考生可以在考试中更加自信地应对护理操作技能的考核。在备考过程中,不断练习和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实操能力,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在强化阶段,考生应注重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的结合,通过模拟考试和实际操作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调整作息时间,确保在考试时能够发挥出最佳状态。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