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执业护士的备考中,中医护理基础里的中药用药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在冲刺阶段的考前1个月,对中药煎制方法、服用时间以及不良反应观察要点进行总结学习,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考试。
二、中药煎制方法
1. 浸泡环节
- 知识点:一般中药饮片需要浸泡30分钟左右。种子、果实类药材可浸泡1小时。浸泡是为了让药材充分吸收水分,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 学习方法:可以通过记忆口诀来掌握,比如“饮片浸泡三十分,种果浸泡整一时”。同时结合实际案例理解,如煎制薏苡仁时就需要浸泡较长时间。
2. 火候与时间
- 知识点:先用武火(大火)将药液煮沸,然后改用文火(小火)保持微沸状态。解表药等挥发性较强的药物,头煎10 - 15分钟;滋补药头煎30 - 60分钟。
- 学习方法:制作表格对比不同类型药物的火候和时间要求。例如,在表格中列出麻黄(解表药)和解剖(滋补药),分别标注其头煎的时间范围。并且可以观看中药煎制的视频加深印象。
3. 特殊煎法
- 知识点:
- 先煎:如矿物类、贝壳类的石膏、石决明等需先煎15 - 30分钟;有毒性的附子需先煎可降低毒性。
- 后下:含挥发油较多的薄荷、藿香等在药液即将煎成前5 - 10分钟下。
- 包煎:粉末类、粘性大的如蒲黄、车前子要用纱布包好再煎。
- 另煎:贵重药材人参、西洋参等单独另煎。
- 烊化:胶类阿胶、鹿角胶等可将其置于已煎好的药液中加热溶化。
- 学习方法:把特殊煎法的药物整理成一个清单,每天背诵几个,并且在背诵过程中联想药物的特性。比如想到薄荷的清香挥发性强就对应后下。
三、服用时间
1. 空腹服
- 知识点:滋补药、驱虫药宜空腹服。空腹时胃和小肠蠕动较慢,药物在胃肠内停留时间较长,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 学习方法: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就像我们早上空腹喝一杯蜂蜜水(类似滋补)能更好地吸收营养一样。
2. 饭前服
- 知识点:健胃消食药及对胃肠有刺激的药宜饭前服。饭前胃内食物较少,药物能较快进入小肠被吸收,并且健胃消食药空腹时作用更强。
- 学习方法:可以想象自己饭前吃了健胃消食片后会有更好的食欲,从而加深记忆。
3. 饭后服
- 知识点:大多数药物宜饭后服,尤其是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饭后胃内有食物,可减轻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
- 学习方法:联系日常用药常识,比如感冒吃胶囊时医生建议饭后吃。
4. 睡前服
- 知识点:安神药、缓泻药宜睡前服。安神药睡前服用有利于入睡,缓泻药睡前服用可在次日清晨排便。
- 学习方法:从自身的睡眠和排便习惯去理解,比如晚上喝一杯温牛奶(类似安神作用)有助于睡眠。
四、不良反应观察要点
1. 消化系统反应
- 知识点:观察是否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很多中药可能会影响胃肠功能,如大黄如果服用过量可能导致腹泻。
- 学习方法:把常见的引起消化系统反应的中药整理出来,如大黄、黄连等,并且记住对应的典型症状。
2. 过敏反应
- 知识点:注意皮肤是否出现皮疹、瘙痒,是否有呼吸急促、喉头水肿等情况。像蝉蜕等中药可能会引起过敏。
- 学习方法:收集临床案例中关于中药过敏的报道,加深对过敏反应的认识。
3. 肝肾功能损害
- 知识点:长期服用某些中药可能会影响肝肾功能,要关注患者是否有黄疸、尿少等症状。例如雷公藤就有一定的肝肾毒性。
- 学习方法:学习相关的药理学知识,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以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机制。
五、总结
在冲刺阶段,我们要牢记中药用药护理中的这些重点内容。通过不断复习、做练习题以及结合实际案例来加深对中药煎制方法、服用时间和不良反应观察要点的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在执业护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