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对于执业护士考试而言,新生儿特殊护理中的极低出生体重儿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其中暖箱温湿度调节、鸟巢式护理以及静脉营养支持的操作要点更是关键的考点。掌握这些内容不仅有助于应对考试,更能在实际工作中保障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健康。
二、暖箱温湿度调节要点及学习方法
(一)要点
1. 温度
- 初始温度设置要根据婴儿的体重和出生日龄来确定。一般来说,体重越低、日龄越小,所需的温度越高。例如,对于出生1 - 3天、体重小于1000g的极低出生体重儿,暖箱初始温度可能要设置在35 - 36℃。
- 随着婴儿日龄的增长和体重的增加,逐渐降低暖箱温度。每次调整幅度不宜过大,一般为0.5 - 1℃。
2. 湿度
- 暖箱内湿度通常保持在55% - 65%。湿度过低可能导致婴儿皮肤干燥、呼吸道黏膜受损;湿度过高则可能滋生细菌。
(二)学习方法
1. 理解原理
- 要深入学习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的特点,明白为什么需要精确控制暖箱温度。
2. 记忆表格
- 制作一个简单的表格,将不同体重和日龄对应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列出来,方便记忆。
三、鸟巢式护理要点及学习方法
(一)要点
1. 材料准备
- 选择柔软、无菌、透气性好的材料制作鸟巢,如纯棉布等。
2. 护理操作
- 将婴儿包裹在鸟巢内时,要注意保持身体的自然弯曲,模拟子宫内的环境。头部应放置在中线位置,避免头部偏向一侧时间过长导致头型不对称。
- 鸟巢的大小要合适,不能过紧限制婴儿活动,也不能过松使婴儿有坠床风险。
(二)学习方法
1. 实践模拟
- 在医院的实习过程中,积极参与鸟巢式护理的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 观看视频
- 查找鸟巢式护理的标准操作视频,仔细观看每一个步骤,并与理论知识相结合。
四、静脉营养支持要点及学习方法
(一)要点
1. 营养液配置
- 静脉营养液包含多种成分,如氨基酸、脂肪乳、葡萄糖、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要严格按照医嘱的比例进行配置,确保营养成分的均衡。
- 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在配置过程中避免将不相容的药物混合在一起。
2. 输注途径及速度
- 一般采用中心静脉或外周静脉置管进行输注。对于极低出生体重儿,外周静脉穿刺难度较大且容易引起并发症,所以中心静脉置管更为常用。
- 输注速度要根据婴儿的耐受情况逐渐调整。开始时速度较慢,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如发热、皮疹、呕吐等,然后逐步增加速度。
(二)学习方法
1. 公式计算
- 学习静脉营养液中各种营养成分的计算方法,通过做练习题来加深理解。
2. 案例分析
- 收集静脉营养支持的临床案例,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正确的处理方法。
五、总结
在执业护士备考过程中,极低出生体重儿管理中的暖箱温湿度调节、鸟巢式护理和静脉营养支持的操作要点需要我们全面掌握。通过理解原理、实践模拟、记忆表格等多种学习方法,不断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从而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并且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为极低出生体重儿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