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人力资源管理师的备考中,掌握不同的人力资源预测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德尔菲法和灰色预测模型是两种常见且重要的方法,它们有着不同的特点,在不同的情境下发挥作用。了解它们的适用数据特征以及操作步骤有助于考生更好地应对相关考点。
二、德尔菲法
(一)适用数据特征
1. 缺乏足够的历史数据时
- 当组织处于新兴行业或者新成立的部门,没有太多的过往数据可供参考,德尔菲法就非常有用。例如一家新成立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在预测未来人力资源需求时,由于业务模式新颖,没有以往的人员规模、业务量等相关数据积累。
2. 数据难以量化时
- 如果涉及到一些软因素,如企业文化变革对人员素质的影响、员工满意度提升与人才流失率降低之间的关系等难以用精确数字衡量的情况。像企业推行新的创新文化,这种文化氛围的变化如何影响人力资源需求就难以用传统的定量数据来描述。
(二)操作步骤
1. 组建专家小组
- 选择一组具有相关领域知识和经验的专家,包括人力资源专家、行业资深人士、企业内部高层管理者等。比如在预测一家制造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时,邀请生产部门的主管、人力资源经理以及行业内知名的工厂运营专家。
2. 向专家提问并发放问卷
- 明确需要预测的问题,如“未来三年本企业的销售部门需要招聘多少销售人员”,然后以问卷形式向专家发放,请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判断作答。
3. 汇总与反馈
- 收集专家的回答并进行汇总统计,将结果反馈给各位专家。例如计算出专家预测的平均值、中位数等数据,并告知专家其他专家的意见分布情况。
4. 多轮调查
- 专家根据反馈信息再次作答,经过多轮这样的过程,直到专家意见趋于一致或者达到预定的轮次。
三、灰色预测模型
(一)适用数据特征
1. 少量不完全数据
- 当有少量的历史数据且这些数据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时适用。比如一家小型贸易公司,过去只有一两年的业务量和人员配置数据,但数据的准确性不是很高,就可以采用灰色预测模型。
2. 数据呈非线性增长趋势
- 如果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随着时间或者其他因素的变化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波动较大或者有特殊的发展曲线,像某些科技企业在新技术研发成功前后人员需求会有突变式增长或减少的情况。
(二)操作步骤
1. 数据收集与整理
- 收集相关的历史数据,如过去几年企业的员工数量、销售额等相关变量数据。
2. 建立灰色预测模型
- 一般采用GM(1,1)模型等常见类型,通过数学方法构建模型的参数。这一步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考生要理解基本的建模原理。
3. 模型检验与修正
- 使用统计方法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如计算残差等指标。如果模型不符合要求,则需要对模型进行修正。
4. 预测
- 根据修正后的模型对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
四、总结
德尔菲法和灰色预测模型在人力资源预测方面各有优劣。考生需要牢记它们的适用数据特征和操作步骤,在备考过程中通过做练习题、案例分析等方式加深理解。在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也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预测方法,为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