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高中政治学科的备考中,案例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精心设计案例教学的三幕剧,能够让抽象的政治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具体,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文将以“芯片产业自主创新”这一案例,将其分解为“困境(技术封锁) - 探索(政策支持) - 突破(自主研发)”三幕,阐述如何设计“问题链 - 小组讨论 - 观点分享”的教学活动。
二、案例三幕剧的具体内容
- 困境(技术封锁)
- 知识点内容
- 在国际关系中,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存在着竞争与合作。芯片产业作为高科技产业的核心部分,一些发达国家利用技术优势对我国进行封锁。这涉及到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中的竞争关系,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等内容。
- 从企业经营的角度看,我国芯片企业在技术封锁下,面临着原材料供应受限、高端设备无法进口等问题,这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巨大挑战。
- 学习方法
- 学生可以通过收集相关新闻报道、企业数据等方式,深入了解芯片产业技术封锁的现状。例如,查找华为等企业在芯片供应方面遇到的困难情况。
- 对于国际关系和经济全球化的理论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知识体系,以便更好地理解技术封锁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 探索(政策支持)
- 知识点内容
- 政府在经济建设中起着宏观调控的作用。我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芯片产业发展,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这体现了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增加就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手段(经济手段为主)。
- 从产业发展角度看,政府的政策支持有助于引导资源向芯片产业聚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学习方法
- 学生可以分组对不同地区的芯片产业政策进行研究对比,分析政策的异同点和有效性。
- 教师可以组织课堂辩论,让学生就“政府在芯片产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进行辩论,加深对宏观调控知识的理解。
- 突破(自主研发)
- 知识点内容
-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芯片产业的自主研发需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涉及到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如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 从国家发展战略看,芯片产业的突破有助于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 学习方法
- 学生可以采访本地的芯片企业研发人员,了解他们在自主研发过程中的经验和困难。
-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总结成功企业的自主研发模式,并撰写分析报告。
三、教学活动设计
- 问题链设计
- 在“困境(技术封锁)”环节,可以设置问题如“为什么发达国家要对我国芯片产业进行技术封锁?”“这种技术封锁对我国经济有哪些影响?”
- 在“探索(政策支持)”环节,问题可以是“政府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是如何影响芯片企业的发展的?”“除了这些政策手段,政府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 在“突破(自主研发)”环节,问题例如“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面临哪些风险?”“如何鼓励更多的企业投入到芯片产业的自主研发中?”
- 小组讨论
- 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特点进行分组,每组4 - 6人。针对每个环节的问题,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互相补充和启发。教师要在各小组间巡视,及时给予指导和答疑。
- 观点分享
-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其他小组可以进行提问和补充。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促进全班同学之间的思想交流。
四、结论
通过将“芯片产业自主创新”案例分解为三幕剧,并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能够增强案例的代入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政治学科的相关知识。同时,这种教学方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对高中政治学科的备考有着积极的意义。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