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执业护士的备考冲刺阶段,急救技能的相关知识尤为重要,其中气管插管配合是关键的考点之一。
一、分解喉镜暴露声门
1. 原理和重要性
- 喉镜的主要作用是在气道管理中提供一个清晰的视野,以便能够准确地看到声门结构。声门是气管的入口,在进行气管插管时,必须清晰暴露声门才能将导管顺利插入气管。
- 这一操作的原理是利用喉镜的杠杆原理,将舌根和会厌抬起,从而使声门暴露出来。
2. 操作要点
- 手持喉镜的正确姿势很关键。一般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握住喉镜柄,将镜片置于口腔舌根处,注意不要损伤牙齿。
- 插入喉镜时要缓慢而平稳,避免过度用力造成患者口腔黏膜损伤或者引起患者不适反射。当看到会厌时,要轻轻上抬镜片的前端,使会厌翘起,进而暴露声门。
- 在练习过程中,可以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来直观地理解这一操作过程,并且在模拟人上进行反复练习。同时,要注意观察不同体型患者(如肥胖患者、小儿患者)声门暴露的特点,因为他们的解剖结构可能存在差异。
二、导管插入深度(距门齿22±2cm)
1. 确定深度的依据
- 导管插入深度是根据人体解剖结构确定的。不同性别、年龄和体型的患者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但一般来说,成人导管插入深度距门齿22±2cm。
- 这个深度能够确保导管到达合适的位置,既不会过浅导致气体泄漏,也不会过深进入一侧支气管造成单肺通气等问题。
2. 判断方法
-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测量导管上的标记来确定插入深度。同时,还可以结合听诊双肺呼吸音来判断导管是否在正确位置。如果在导管插入后,双肺呼吸音对称、清晰,且胸廓起伏良好,说明导管位置正确。另外,也可以使用纤维支气管镜等设备进行精确判断,但这在常规急救操作中较少使用。备考时要多做一些关于导管插入深度计算的练习题,并且在模拟操作中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练习。
三、气囊充气要点
1. 充气的目的
- 气管插管的气囊充气主要是为了防止口腔分泌物、血液等误吸入气管,同时也起到固定导管的作用。
2. 充气的量和压力
- 充气量要适中,一般成人气囊充气量在5 - 10ml左右。充气过多可能会导致气管黏膜受压缺血、坏死等并发症;充气过少则起不到密封气道的作用。
- 可以使用气囊压力表来测量气囊的压力,理想的气囊压力应维持在25 - 30cmH₂O。在备考过程中,要牢记这些数值,并且了解如何正确使用气囊压力表。
总之,在冲刺阶段的执业护士备考中,对于气管插管配合这一急救技能的相关要点要熟练掌握。通过理论学习和大量的模拟操作练习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为顺利通过考试以及在未来的临床工作中应对紧急情况做好充分准备。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