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教师资格备考中,职业理念部分的“课程思政”意识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一、总体理解
“课程思政”强调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类课程教学之中。对于幼儿教师而言,这意味着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无论是语言活动、科学活动还是社会活动等,都要有意识地渗透积极的价值观。
二、具体知识点及学习方法
(一)语言活动中的“感恩教育”
1. 知识点内容
- 在语言活动中,可以通过讲述富有感恩情节的故事,如《猜猜我有多爱你》,让幼儿感受兔妈妈和兔宝宝之间深深的爱,进而引导幼儿理解感恩之情。还可以利用儿歌,像《感谢》,简单的歌词“感谢太阳,给我温暖;感谢妈妈,给我关爱……”能够让幼儿在学唱过程中学会感恩身边的人和事物。
2. 学习方法
- 深入研读幼儿语言教材中的故事和儿歌,挖掘其中蕴含的感恩元素。同时,自己要多收集类似的素材,并且尝试改编或者创作一些简单的感恩故事或儿歌,在备考过程中反复练习讲述,注意语音语调的运用,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科学活动中的“环保意识”
1. 知识点内容
- 在科学探索过程中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例如,在讲解植物的生长时,可以提及植物对我们环境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它们。像爱护花草树木,不随意践踏草坪等行为都是环保意识的体现。还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如观察水的净化过程,让幼儿明白水资源的珍贵,从而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2. 学习方法
- 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环保理念。收集各种适合幼儿的科学小实验资料,并且能够清晰地向幼儿解释其中的原理和环保意义。多关注幼儿科学教育方面的书籍和期刊,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备考知识体系中。
(三)社会活动中的“友善价值观”传递
1. 知识点内容
- 在社会活动中,通过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方式让幼儿体验友善的行为。比如组织幼儿进行“帮助他人”的角色扮演游戏,一个幼儿扮演受伤的小动物,其他幼儿来帮忙,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幼儿深刻理解友善的含义,并学会在生活中友善对待他人。
2. 学习方法
- 设计不同类型的社会活动方案,重点突出友善价值观的传递。学习如何引导幼儿参与活动,并且在活动中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反馈。观看优秀的幼儿社会活动教学视频,学习他人的教学经验和技巧,不断提升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
总之,在幼儿教师资格备考的职业理念部分,“课程思政”意识培养要求我们从多个维度去思考如何在幼儿教育中融入积极的价值观。通过深入学习和不断实践,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考试,并且在未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真正实现“德融于教”。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