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数学备考中,数学建模与生活应用的考察逐渐受到重视。这一部分内容不仅考察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强调学生的数学抽象和逻辑推理能力。本文将指导学生如何建立“最优购物方案”和“体育比赛积分”的数学模型,并撰写“问题描述 - 模型建立 - 求解验证”的报告,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最优购物方案模型
- 问题描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购物时如何选择商品以达到最优的问题。例如,在有限的预算下,如何购买商品使得总价值最大?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优化问题。
- 模型建立
(1)设定变量:设商品的价格为$p_i$,价值为$v_i$,购买数量为$x_i$,预算为$B$。
(2)建立目标函数:最大化总价值,即$max \sum_{i=1}^{n} v_i x_i$。
(3)建立约束条件:预算约束,即$\sum_{i=1}^{n} p_i x_i \leq B$;非负约束,即$x_i \geq 0$。
- 求解验证
利用线性规划的方法求解该模型,得到最优购买方案。通过实际数据进行验证,确保模型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二、体育比赛积分模型
- 问题描述
在体育比赛中,如何根据胜负情况计算各队的积分,并确定最终排名?
- 模型建立
(1)设定变量:设胜一场得$a$分,平一场得$b$分,负一场得$c$分(通常$c=0$),各队胜、平、负场次分别为$w_i, d_i, l_i$。
(2)建立积分公式:总积分$S_i = a \cdot w_i + b \cdot d_i + c \cdot l_i$。
(3)确定排名规则:根据总积分从高到低排序,积分相同时可参考净胜球、进球数等其他因素。
- 求解验证
根据实际比赛数据,代入模型进行计算,得出各队积分和排名。通过与其他计算方法或官方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
三、培养核心素养
通过数学建模与生活应用的备考,学生可以培养以下核心素养:
-
数学抽象: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提炼出问题的本质特征。
-
逻辑推理:根据问题背景和条件,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推理和判断。
-
创新意识:针对实际问题,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和方法。
-
实践能力:将数学模型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四、建模案例解析
以“最优购物方案”为例,假设小明有100元预算,想购买A、B两种商品,价格分别为20元和30元,价值分别为30元和50元。则可建立如下模型:
-
目标函数:$max 30x_1 + 50x_2$
-
约束条件:$20x_1 + 30x_2 \leq 100, x_1, x_2 \geq 0$
求解该模型可得最优购买方案为:购买2个A商品和2个B商品,总价值为160元。
总之,数学建模与生活应用是高考数学备考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掌握建模方法和技巧,培养核心素养,学生可以更好地应对高考挑战,提高解题能力和综合素质。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