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融媒体文本逐渐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对于备考初中教师资格的考生来说,掌握融媒体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至关重要。本文将重点讲解“新闻报道+短视频+互动H5”复合文本的信息整合步骤及考点对应。
二、融媒体文本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1. 符合时代需求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融媒体形式的信息越来越普及。培养学生这种阅读能力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信息环境。
2. 提升综合素养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信息筛选、批判性思维等多方面的综合素养。
三、“新闻报道+短视频+互动H5”复合文本的信息整合步骤
1. 新闻报道部分
- 首先要明确新闻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例如,在阅读一篇关于科技创新的新闻报道时,要准确找出这项创新成果是在何时何地由谁研发的,研发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以及最终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 关注新闻的标题和导语。标题往往概括了新闻的核心内容,导语则进一步详细阐述新闻的主要事件。学习方法可以是多做一些新闻标题拟写和导语概括的练习。
2. 短视频部分
- 观察视频的画面内容,包括场景、人物表情和动作等。比如在一个介绍传统文化的短视频中,古老建筑的画面、艺人表演的动作都是重要信息。
- 注意视频中的旁白和字幕。这些文字性的内容往往是对画面信息的补充和解释。可以通过观看后进行简单的复述来加深理解。
3. 互动H5部分
- 探索H5页面中的不同板块和交互元素。例如在一个关于历史事件的H5中,可能有时间轴、人物介绍、事件相关图片等板块。
- 参与互动操作,如点击查看详细信息、进行问答等,在这个过程中收集信息。
四、考点对应
1. 内容概括类考点
- 要求考生能够对整个复合文本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这就需要将新闻报道中的事件、短视频中的关键画面和H5中的核心信息进行整合提炼。
2. 信息筛选类考点
- 可能会指定从某个部分或者整个复合文本中筛选出符合特定条件的信息。比如找出新闻报道中提到的某项政策的具体内容,或者从短视频的旁白中找到关于某一现象的数据等。
3. 观点分析类考点
- 基于复合文本中的信息,分析作者或者传播者的观点态度。例如从新闻报道的语气、短视频的剪辑手法以及H5的呈现方式等方面推断出对事件的情感倾向。
五、结论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融媒体文本”阅读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对于备考教师资格的考生来说,深入理解这种复合文本的信息整合步骤并掌握相关考点应对方法,将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考试水平。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