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 - 2月的基础阶段备考心理咨询师考试中,基础心理学中的心理学研究对象和任务这部分内容十分关键。
一、知识点内容
1.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现象。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 心理过程包含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认知过程涉及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例如,我们看到一朵花,首先是通过感觉器官感受到它的颜色、形状等(感觉),然后将这些感觉信息整合起来形成对这朵花的整体认识(知觉)。记忆则让我们能够记住这朵花的样子,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这是一朵什么品种的花,想象能让我们联想到这朵花在不同场景中的样子。情绪情感过程就是我们看到这朵花时可能产生的喜爱或者厌恶的情感。意志过程体现在我们为了保护这朵花不被破坏而采取的行动等方面。
- 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如需要、动机、兴趣等,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气质和性格。比如,一个人对绘画有浓厚的兴趣(个性倾向性),并且他具有很强的绘画能力(个性心理特征)。
2. 心理学的任务
- 描述心理现象是基础任务。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准确地观察和记录各种心理现象的表现形式。例如,在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时,要详细描述不同年龄段儿童在记忆、思维等方面的特点。
- 解释心理现象是为了找出心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和机制。比如,为什么有些人在压力下会表现出焦虑情绪,这可能涉及到个体的生理因素(如激素水平变化)、心理因素(如过去的经历、人格特点)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如工作压力、家庭关系)等多方面的解释。
- 预测心理现象是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和规律,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心理现象进行预估。例如,根据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和成长经历,预测他在面临某种特定情境时的反应。
- 调控心理现象则是在了解心理现象的基础上,采取一定的方法来影响和改变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比如,通过心理治疗方法帮助患有抑郁症的人改善情绪状态。
二、学习方法
1. 系统学习
- 构建知识框架。可以自己绘制思维导图,将心理学研究对象和任务的相关概念按照逻辑关系整理出来。以心理现象为中心节点,将其分支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再进一步细分各个子概念,这样有助于整体把握知识。
2. 结合实例学习
- 在理解每个概念时,多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在学习认知过程中的记忆时,可以联系自己记忆电话号码或者背诵课文的过程,这样能让抽象的概念变得更加具体、易懂。
3. 深入研读教材
- 反复阅读教材中的相关章节,注意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一些重点概念,如个性心理特征中的气质类型,要仔细研读其定义、分类依据和表现特点等内容。
4. 做笔记和总结
- 在学习过程中做好笔记,将重要的知识点、易错点记录下来。定期进行总结,回顾自己所学的内容,强化记忆。
总之,在1 - 2月的基础阶段备考心理学研究对象和任务这部分内容时,只要掌握好知识点内容并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就能为后续的备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