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管理师的备考过程中,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并区分观察性研究(如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与实验性研究的特征可能具有一定的难度。今天,我们将介绍一种有效的记忆方法——口诀法,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观察性研究与实验性研究的基本概念
-
观察性研究
- 队列研究:是将一个范围明确的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或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各组的结局并比较其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素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 病例对照研究:是按照是否患有某种待研究的疾病来分组,比较各组之间过去暴露于某种或某些可疑危险因素的比例或水平,判断暴露因素是否与研究的疾病有关联及其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
实验性研究
- 是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对试验组人为地施加或减除某种自变量的措施,然后追踪观察一定时间,比较两组或多组人群的结局(发病率或死亡率、临床表现等)差异,从而判断干预措施的效果。
二、口诀法记忆特征
为了方便大家记忆,我们可以总结以下口诀:
“队列追因看暴露,病例对照找既往。实验随机做干预,对照结果更可靠。”
解释:
1. “队列追因看暴露”
- 队列研究是前瞻性的,从“因”到“果”,主要关注暴露因素与疾病发生的关系。
- 学习方法:可以通过实际案例来理解,比如研究吸烟与肺癌的关系,对一组吸烟人群和不吸烟人群进行长期追踪,观察谁得了肺癌。
-
“病例对照找既往”
- 病例对照研究是回顾性的,从“果”到“因”,通过询问或查阅资料了解患者过去暴露于某些因素的情况。
- 学习方法: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加深对研究步骤和特点的理解。
-
“实验随机做干预”
- 实验性研究强调随机分组和人为干预,以控制混杂因素的影响。
- 学习方法:画图或流程图来帮助理解实验设计的流程和逻辑。
-
“对照结果更可靠”
- 对照组的设置是为了比较干预措施的效果,使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
- 学习方法:对比不同研究类型的对照组设置,分析其优缺点。
三、复习与巩固
- 反复背诵口诀,并结合实际例子进行理解。
- 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
- 与同学或老师讨论,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问。
总之,通过口诀法,我们可以更轻松地记住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分类和特征。在备考的 30 天里,希望大家能够充分利用这种方法,提高学习效率,顺利通过考试!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