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编辑人: 人逝花落空

calendar2025-07-25

message5

visits119

基础阶段第 1-2 个月:生理学备考之血液系统全解析

在执业医师考试的备考过程中,生理学是至关重要的一门学科,而血液系统又是生理学中的重点内容。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血液的组成与特性,帮助大家在基础阶段的 1 - 2 个月内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血液的组成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约占 90%)、血浆蛋白(如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无机盐、非蛋白含氮化合物以及其他有机物质。

血细胞则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二、血细胞的特性

(一)红细胞
1. 生理特性
- 可塑变形性:红细胞具有在通过较细的毛细血管时发生变形而不破裂的能力。
- 悬浮稳定性:红细胞能相对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
- 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容易发生膨胀破裂。
2. 正常值:成年男性(4.0 - 5.5)×10^12/L,成年女性(3.5 - 5.0)×10^12/L。
3. 生成调节: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起着关键作用,它主要由肾脏产生,当机体缺氧时,EPO 分泌增加,促进红系祖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为了更好地记忆红细胞的生理特性、正常值及生成调节,可以使用口诀辅助记忆。比如,“可塑悬稳渗脆记,男五女四乘方一,肾产促红应缺氧”。

此外,血红蛋白合成的原料是铁和蛋白质,影响因素包括铁摄入不足、慢性失血、促红细胞生成素缺乏等。

三、学习方法

  1. 理解为主
    深入理解血液组成成分的生理功能和相互关系,而不是死记硬背。
  2. 图表辅助
    通过绘制图表,将血液组成、血细胞特性等内容进行直观展示,有助于加深记忆。
  3. 多做练习
    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并加以强化。

总之,在备考执业医师考试的基础阶段,对于生理学中的血液系统这一重点内容,大家要认真学习、深入理解,并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行记忆和掌握。相信通过努力,您一定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

创作类型:
原创

本文链接:基础阶段第 1-2 个月:生理学备考之血液系统全解析

版权声明:本站点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文章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