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编辑人: 浅唱

calendar2025-07-25

message9

visits161

强化阶段(第5 - 8周):营养与食品卫生 - 食品标签解读与选购技巧

在公共营养师的备考过程中,营养与食品卫生板块中的食品标签解读与选购技巧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一、营养成分表
1. 知识点内容
- 营养成分表通常会标明食品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如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等核心营养素的含量。能量的单位一般为千焦(kJ),而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则以每100克或每100毫升为单位进行标注。例如,某牛奶的营养成分表中可能标明每100毫升含有3克蛋白质、3.2克脂肪和4.9克碳水化合物等。
- 还有些营养成分表会列出其他营养素,像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这些成分的含量有助于我们判断食品的营养价值。
2. 学习方法
- 要牢记核心营养素的计算方法和换算关系。比如1克脂肪提供约37千焦的能量,1克蛋白质和1克碳水化合物都提供约17千焦的能量。可以通过做一些简单的计算练习题来加深理解。
- 对比不同食品的营养成分表。例如对比不同品牌的饼干,看看它们在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上的差异,从而了解哪些饼干相对更健康。

二、配料表
1. 知识点内容
- 配料表是按照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列出食品中的各种原料。排在最前面的原料含量最高,越往后含量越低。例如,在一款果汁饮料中,如果水排在第一位,其次是白砂糖,然后是浓缩果汁,这就说明水的含量最多,其次是糖,最后才是果汁。
- 我们需要关注一些特殊配料,如食品添加剂。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有防腐剂(如苯甲酸钠)、增稠剂(如卡拉胶)、甜味剂(如阿斯巴甜)等。了解这些添加剂的种类和作用,以及它们的使用范围和限量标准是很重要的。
2. 学习方法
- 学习识别各种配料的名称和性质。可以通过制作配料表的记忆卡片,一面写配料名称,另一面写其性质和作用,随时进行复习。
- 关注配料表中的过敏原信息。对于一些容易过敏的人群,如对花生、牛奶过敏的人,要能快速在配料表中识别出这些过敏原。

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1. 知识点内容
- 生产日期表明了食品的生产时间,保质期则是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食品保持品质和安全性的期限。例如,某面包的生产日期是2023年10月1日,保质期是3天,那么在2023年10月4日之前食用是比较安全的。
- 不同的食品有不同的储存条件要求,如冷藏、常温保存等。如果储存条件不符合要求,即使在保质期内,食品也可能变质。
2. 学习方法
- 记住不同类型食品常见的保质期范围。比如新鲜牛奶在冷藏条件下保质期较短,一般为7天左右;而罐装食品在常温下可能保质期为1 - 2年。
- 培养根据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判断食品是否可食用的习惯。可以模拟在超市购物的场景,对不同食品进行判断练习。

四、健康食品选购方法
1. 知识点内容
- 优先选择营养成分表中核心营养素比例合理、能量密度适中的食品。例如,全谷物食品相较于精制谷物食品,含有更多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
- 尽量选择配料表简单、不含或少含人工添加剂、糖分和盐分高的食品。比如新鲜水果就比果汁饮料更健康,因为水果含有天然的糖分和丰富的膳食纤维,而果汁饮料往往添加了大量的糖。
2. 学习方法
- 制定健康食品选购的标准清单。在购物前对照清单进行选择,逐渐养成健康的选购习惯。
- 关注食品的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例如,“高钙”声称的食品,其钙含量应该达到一定的标准。要学会辨别这些声称是否真实可靠。

总之,在备考营养与食品卫生中的食品标签解读与选购技巧部分时,要全面掌握营养成分表、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等相关知识点,并且通过不断练习和实际应用来提高自己解读食品标签和选购健康食品的能力。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

创作类型:
原创

本文链接:强化阶段(第5 - 8周):营养与食品卫生 - 食品标签解读与选购技巧

版权声明:本站点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文章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