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编辑人: 浅唱

calendar2025-07-20

message5

visits137

执业医师备考:药理学利尿药和脱水药精讲

一、引言

在执业医师考试的药理学部分,利尿药和脱水药是重要的考点内容。对于考生来说,深入理解这两类药物的相关知识,对于顺利通过考试至关重要。

二、利尿药

(一)分类
利尿药按作用部位可分为高效、中效、低效利尿药。
1. 高效利尿药
- 代表药物:呋塞米。
- 作用机制: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髓质部和皮质部,抑制Na⁺ - K⁻ - 2Cl⁻同向转运体,使NaCl重吸收减少,肾脏对尿液的浓缩功能降低,从而导致水、电解质大量排出体外。
- 利尿特点:利尿作用强大、迅速、短暂。
- 临床应用:
- 急性肺水肿和脑水肿。通过强大的利尿作用,迅速减少血容量,降低心脏前负荷,从而缓解水肿症状。
- 其他严重水肿,如心、肝、肾病等引起的水肿。
- 急慢性肾衰竭。可增加尿量,冲刷肾小管,防止肾小管的萎缩和坏死。
- 高钙血症。可抑制Ca²⁺的重吸收,增加Ca²⁺的排泄。
- 不良反应:
- 水电解质紊乱,如低血钾、低血镁等。因为大量排尿会导致这些离子的丢失。
- 耳毒性。大剂量快速静注时可能发生,应避免与有耳毒性的药物合用。
- 高尿酸血症。由于抑制尿酸排泄,可使血尿酸升高。

(二)中效利尿药
1. 代表药物:氢氯噻嗪。
- 作用机制:作用于远曲小管近端,抑制Na⁺ - Cl⁻同向转运体,减少NaCl和水的重吸收。
- 利尿特点:利尿作用温和、持久。
- 临床应用:
- 轻度水肿,如高血压病时的轻度心性水肿。
- 高血压病。通过排钠利尿,减少血容量,降低血压。
- 尿崩症。可用于肾性尿崩症及加压素无效的中枢性尿崩症。
- 不良反应:
- 电解质紊乱,如低血钾等。
- 高尿酸血症、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谢紊乱。

(三)低效利尿药
1. 代表药物:螺内酯。
- 作用机制:属于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竞争性地拮抗醛固酮受体,抑制Na⁺ - K⁺交换,减少Na⁺的重吸收,同时使K⁺排出减少。
- 利尿特点:利尿作用弱,起效缓慢而持久。
- 临床应用:
- 与噻嗪类或袢利尿药合用,增强利尿效应并减少K⁺的丢失。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可特异性地拮抗醛固酮的作用。
- 不良反应:高血钾,尤其是在肾功能不全或同时使用其他保钾利尿药时更易发生。

三、脱水药

(一)代表药物:甘露醇。
1. 作用机制:为高渗性脱水剂,静脉注射后能提高血浆渗透压,使组织间液向血浆转移而产生组织脱水作用。
2. 应用场景:
- 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是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安全而有效的首选药物。
- 青光眼。可降低眼内压,用于急性青光眼或术前应用。
- 预防急性肾衰竭。在少尿时,通过增加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防止肾小管萎缩和坏死。

四、学习方法总结

(一)理解记忆
对于药物的作用机制要深入理解,这样可以更好地掌握其利尿特点、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例如,理解呋塞米对Na⁺ - K⁻ - 2Cl⁻同向转运体的抑制作用,就能明白它强大的利尿效果以及对电解质的影响。

(二)对比学习
将高效、中效、低效利尿药进行对比,包括作用部位、作用强度、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这样可以加深对各类药物的认识,避免混淆。

(三)结合病例学习
多做一些临床病例分析题,将药物知识应用到实际病例中。比如在治疗高血压合并水肿的患者时,如何选择合适的利尿药等。

五、结论

总之,在执业医师考试备考过程中,药理学中的利尿药和脱水药需要考生全面掌握。通过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牢记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并采用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够提高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

创作类型:
原创

本文链接:执业医师备考:药理学利尿药和脱水药精讲

版权声明:本站点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文章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