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执业医师的备考过程中,药理学中的呼吸系统药物是一个重要的板块。尤其是对于分镇咳药、祛痰药、平喘药等类别,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和掌握。
一、镇咳药
镇咳药主要用于缓解咳嗽症状。常见的有中枢性镇咳药和外周性镇咳药。中枢性镇咳药如可待因,具有较强的镇咳作用,但长期使用可能产生成瘾性。外周性镇咳药如那可丁,通过抑制咳嗽反射弧中的感受器、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的任一环节而发挥镇咳作用。
二、祛痰药
祛痰药的目的是使痰液变稀薄,易于咳出。比如氨溴索,它能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粘液腺分泌,从而降低痰液粘度。
三、平喘药(重点)
1. β2 受体激动药
- 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激动气道的β2 肾上腺素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减少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及其介质的释放,进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 临床应用:常用于缓解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引起的喘息症状。
- 起效时间:通常较快,在数分钟内即可见效。
- 适用人群:适用于大多数患者,但对于心血管功能不全者需谨慎使用。
2. 糖皮质激素
- 作用机制: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抑制炎症细胞的迁移和活化,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
- 临床应用:可用于严重的哮喘发作、慢性哮喘的长期控制等。
- 起效时间:相对较慢,通常需要数小时至数天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 适用人群:适用于中重度哮喘患者,但需注意其副作用,如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等。
3. 茶碱类
-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提高细胞内的 cAMP 水平,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 临床应用:可用于治疗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起效时间:中等,一般在 30 分钟至 1 小时内起效。
- 适用人群:适用于轻中度哮喘患者,但需监测血药浓度以避免中毒。
4. M 胆碱受体阻断药
- 作用机制:阻断 M 胆碱受体,减少乙酰胆碱的效应,从而扩张支气管。
- 临床应用:可用于缓解喘息症状。
- 起效时间:相对较快。
- 适用人群:适用于部分哮喘患者,但需注意其可能引起的口干等副作用。
在备考时,对于不同类型平喘药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起效时间和适用人群要进行对比记忆。可以通过制作表格的方式,清晰地列出各药物的要点,便于复习和回顾。
总之,药理学中的呼吸系统药物知识点繁多,需要我们通过理解机制、结合临床案例、多做练习等方式来加深记忆和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在执业医师考试中应对自如,取得好成绩。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