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咨询师的备考基础阶段(1 - 2月),基础心理学中的思维过程与问题解决是非常重要的板块。
一、问题解决的策略
1. 算法式
- 知识点内容:算法式是一种按照规则或步骤逐步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保证只要按照程序进行,就一定能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例如,在数学计算中,按照四则运算的顺序计算复杂的算式就是一种算法式的体现。
- 学习方法:理解算法式的概念可以通过大量简单的实例来进行。比如做一些逻辑推理的小练习,像数独游戏,在玩的过程中体会按照一定的规则逐步推导出答案的过程。同时,要将算法式与其他策略对比学习,明确其特点。
2. 启发式
- 手段 - 目的分析
- 知识点内容:这是一种将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逐步缩小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差距的方法。例如,要从A地到B地,中间有很多障碍物,就可以先把到达B地这个大目标分解成先越过几个小障碍物等小目标。
- 学习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类似的分解目标的例子,如装修房子时从整体布局到各个房间的装修规划。然后通过做一些专门设计的案例分析题来加深对这种启发式策略的理解。
- 逆向搜索
- 知识点内容: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往回推,寻找达到目标所需要的步骤。比如在解一些数学证明题时,先假设结论成立,然后逐步推导需要的前提条件。
- 学习方法:做一些逆向思维的训练题,像几何证明题中的辅助线添加问题,从要证明的结果反向思考需要构造什么样的图形或者条件。同时,与正向思维对比,体会两者的差异。
- 爬山法
- 知识点内容:它是一种逐步寻找最优解的方法,每次都朝着当前看起来最有希望的方向前进一小步。但是这种方法可能会陷入局部最优解而错过全局最优解。例如在寻找山峰最高点时,可能沿着一个小山坡一直走到了一个较高的小山峰,但实际上旁边还有更高的山峰。
- 学习方法: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来学习,比如在一个虚拟的山地地形中,按照爬山法的规则去寻找最高点,观察结果并与算法式等其他方法对比。
二、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1. 问题表征
- 知识点内容:这是指对问题的理解和表示方式。不同的问题表征会影响解决问题的效率。例如,对于同样的数学应用题,用不同的变量和关系来表示,解题思路可能会有很大差异。
- 学习方法:多做一些需要对同一问题进行不同表征的练习,如对文字描述的故事编写不同的数学模型。同时,研究成功和失败的解题案例,分析其中问题表征的不同之处。
2. 定势
- 知识点内容:定势是指先前的心理操作对后续问题解决的影响。有时候定势会促进问题的解决,比如熟练掌握了某种解题方法后,在类似问题上能快速解答;但有时候也会阻碍问题的解决,例如一直用固定的思维方式去解需要新方法的题目。
- 学习方法:通过做一些有规律和无规律交替的练习题来体会定势的影响。例如先做一系列同类型的数学题,然后再做一个类型稍有变化的题,观察自己的解题思路是否受到之前题目的影响。
3. 功能固着
- 知识点内容:人们往往只看到物体的常用功能而忽视其其他可能的功能。比如看到一个盒子,只想到用来装东西,却想不到它可以作为支撑物来搭建一个小结构。
- 学习方法:进行一些打破常规的创意练习,如给一些常见物品列出尽可能多的用途。在案例分析中,注意识别是否存在功能固着的情况。
4. 动机和情绪
- 知识点内容:适度的动机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但动机过强可能会导致焦虑而影响解决问题。情绪也会对问题解决产生影响,积极的情绪往往能促进思维的灵活性,而消极的情绪可能会阻碍思考。
- 学习方法:可以通过模拟不同的动机和情绪状态下解决同一问题的实验来理解这一因素。同时,在实际生活中观察自己或他人在不同情绪和动机水平下的行为表现。
总之,在基础阶段备考基础心理学中的思维过程与问题解决部分,要全面掌握问题解决的策略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多种学习方法,如实例分析、练习题、对比学习等,深入理解这些知识点,为后续更复杂的备考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