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执业医师考试的外科学部分,肿瘤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尤其是分清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深入了解恶性肿瘤的相关知识更是关键。这不仅关系到考试的成败,也对未来实际工作中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二、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区别
1. 概念本质
- 良性肿瘤细胞分化程度高,与正常组织细胞相似,生长速度缓慢,多为膨胀性生长,有包膜形成,边界清楚,一般不发生转移。
- 恶性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低,与正常组织细胞差异大,生长速度较快,多为浸润性生长,无包膜或者包膜不完整,边界不清,容易发生转移。
2. 学习方法
- 可以通过对比表格的形式来记忆两者的区别。比如在一张纸上分别列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在细胞分化、生长速度、生长方式、边界、转移等方面的特点。同时,多结合临床案例来理解,例如脂肪瘤是良性肿瘤,其生长缓慢且很少恶变;而肺癌是恶性肿瘤,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后期发展迅速且容易转移。
三、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
1. 早期症状
- 局部症状往往不明显,部分肿瘤可能有轻微的肿块或不适感。例如早期胃癌可能只是有上腹部的隐痛或者饱胀感,容易被忽视。
- 全身症状可能有低热、乏力等非特异性表现。
2. 中晚期症状
- 局部症状加重,如肿瘤增大可导致压迫周围组织器官。像肝癌晚期会压迫胆管引起黄疸;脑部肿瘤会压迫神经导致头痛、肢体无力等症状。
- 转移症状出现,如果发生骨转移会有骨痛、病理性骨折等;发生肺转移可出现咳嗽、咯血等症状。
- 学习时要注意对不同部位肿瘤症状的归纳总结,可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各个系统(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的肿瘤症状分别整理出来。
四、恶性肿瘤的诊断方法
1. 病史采集
- 要询问患者的家族史、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史)、既往病史等。例如对于肺癌患者,了解其吸烟年限和每天吸烟量对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2. 体格检查
- 包括全身浅表淋巴结的触诊等。如乳腺癌患者可能会有腋窝淋巴结肿大,通过体格检查可发现。
3. 实验室检查
- 肿瘤标志物检测是重要的一部分。如前列腺癌患者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可能升高,但要注意其特异性并非100%。
4. 影像学检查
- X线、CT、MRI等各有特点。比如CT对肺部肿瘤的显示较为清晰,可以发现微小病灶;MRI对软组织的分辨能力强,适用于脑部、脊髓等部位的肿瘤检查。
5. 内镜检查
- 胃镜可用于食管、胃、十二指肠肿瘤的检查;结肠镜能直接观察肠道内的病变情况。
6. 病理检查
- 是确诊恶性肿瘤的金标准。可以通过活检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切片检查。
五、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
1. 手术治疗
- 是根治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对于早期肿瘤,手术切除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例如早期甲状腺癌,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及周围部分正常组织后,患者预后较好。
2. 化疗
- 利用化学药物杀死肿瘤细胞或抑制其生长。不同的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如淋巴瘤对化疗比较敏感。
3. 放疗
- 利用放射线破坏肿瘤细胞的DNA结构,从而达到治疗目的。鼻咽癌对放疗较为敏感。
4. 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
-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自身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靶向治疗则是针对肿瘤细胞特定的分子靶点进行药物干预。如肺癌中的部分患者使用靶向药物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六、恶性肿瘤的三级预防措施
1. 一级预防
- 主要是病因预防,如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
2. 二级预防
-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通过定期体检、筛查等方式来实现。
3. 三级预防
- 主要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痛苦,延长寿命。例如对晚期肿瘤患者的姑息治疗。
七、总结
在外科学备考中,关于肿瘤这一板块的知识需要全面掌握。从良恶性肿瘤的区分到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以及三级预防措施等各个方面都要深入学习。通过多种学习方法相结合,如对比记忆、案例分析、思维导图绘制等,可以提高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在执业医师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也为未来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