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执业医师备考的妇产科学部分,孕期保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板块。
一、产前检查
1. 时间
- 首次产前检查应在6 - 13+6周。这个时期是非常关键的,因为这是确定孕周、推算预产期的重要阶段。医生会通过孕妇的末次月经日期、超声检查等手段来准确确定孕周。例如,如果孕妇的月经周期不规律,超声检查测量胎儿双顶径、股骨长等指标就尤为重要。
- 妊娠20 - 24周起每4周检查一次。随着孕期的进展,胎儿不断发育,到了这个阶段相对稳定一些,但仍然需要定期检查来确保母体和胎儿的健康。
- 在妊娠28 - 36周时,每2周检查一次。因为临近足月,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变化,比如孕妇的身体负担加重,胎儿的活动空间相对减小等情况。
- 妊娠36周后每周检查一次。这时候要密切关注胎儿的胎位、胎盘功能、羊水情况等。
2. 内容
- 基本生理指标的测量,如体重、血压、宫高、腹围。体重的增长可以反映孕妇的营养状况和胎儿的发育情况,如果体重增长过快可能导致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等问题;血压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宫高和腹围的测量能够初步判断胎儿的大小是否符合孕周。
- 胎心监测也是重要的一项。正常的胎心率在110 - 160次/分,通过胎心监护仪可以了解胎儿的心脏功能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宫内缺氧等情况。
- 超声检查在不同孕期有不同的目的。孕早期可以确定是否为宫内妊娠,排除异位妊娠等异常情况;孕中期可以检查胎儿的器官发育是否正常,有无结构畸形;孕晚期可以了解胎盘位置、羊水深度和胎儿的胎位等。
二、孕期营养指导
1. 热量摄入
- 孕妇需要比非孕期摄入更多的热量,但也要注意适量。一般来说,孕早期每天增加约300千卡热量,孕中期增加约350千卡,孕晚期增加约400千卡。这就好比给汽车加油,要根据行驶的路程(孕期的不同阶段)来合理添加燃油。
2. 蛋白质摄入
- 蛋白质对于胎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优质蛋白质来源包括肉类、鱼类、蛋类、豆类等。孕妇每天应摄入足够的蛋白质来满足胎儿组织器官构建的需求。
3. 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
- 维生素如叶酸,在孕早期可以有效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孕妇可以通过食用绿叶蔬菜、补充叶酸片等方式获取。钙是胎儿骨骼发育所必需的,牛奶、豆制品等富含钙的食物应该多吃;铁对于预防孕妇缺铁性贫血很关键,可以从红肉、动物肝脏等食物中摄取。
三、生活方式建议
1.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 孕妇要远离烟草(包括二手烟)、酒精、化学毒物等。吸烟和饮酒可能会影响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导致胎儿畸形等问题。
2. 适量运动
- 像散步、孕妇瑜伽等都是比较适合孕妇的运动方式。适量运动有助于孕妇控制体重、增强体力,还能缓解孕期的不适症状,比如便秘、水肿等。
四、胎儿宫内状况的监测方法
1. 胎动计数
- 这是孕妇自己能够进行的简单有效的监测方法。正常情况下,孕妇每小时胎动3 - 5次。如果发现胎动异常减少或增多,可能是胎儿宫内缺氧的信号,应及时就医。
2. 无应激试验(NST)和缩宫素激惹试验(OCT)
- 这些是由医护人员操作的检查方法。NST是在无宫缩、无外界负荷刺激下做胎心基线变异和胎动后胎心率的变化,来判断胎儿的储备能力;OCT则是通过给予缩宫素诱导宫缩,观察胎心率与宫缩的关系,来评估胎儿的胎盘功能及胎儿的安危。
总之,在妇产科学备考的孕期保健这部分内容,需要考生全面掌握产前检查的时间和内容、孕期营养指导要点、生活方式注意事项以及胎儿宫内状况的监测方法等多方面的知识。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