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模考阶段,变态心理学中的分离转换障碍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一、分离性遗忘
1. 临床表现
- 患者会突然不能回忆起重要的个人经历。例如,可能忘记了童年时期遭受的重大创伤事件,或者近期发生的一些关键事情,像突然失去了一段旅行中的记忆,不知道自己去过哪里、做过什么。这种遗忘不是由于脑部器质性病变导致的。
- 学习方法:要牢记其核心特点是不能回忆重要经历且非器质性原因。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来加深理解,多找一些实际的分离性遗忘案例,仔细剖析其中患者遗忘的内容和背景情况。
2. 心理社会诱因关联
- 通常与重大的生活应激事件有关。比如突然遭受亲人离世、失恋或者严重的自然灾害等情况时,心理上无法承受这种压力,就可能引发分离性遗忘作为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二、分离性漫游
1. 临床表现
- 患者在意识朦胧状态下离家出走,进行无目的的漫游。在漫游过程中,他们可能会进行一些日常活动,如购物、乘车等,但事后完全不记得自己做过这些事情。例如,有的患者会突然出现在几百公里外的陌生城市,却对自己的行程毫无印象。
- 学习方法:理解漫游时的意识朦胧状态是关键。可以通过画图的方式来表示患者在漫游过程中的意识状态与正常状态的对比,同时结合新闻报道中的实际案例进行记忆。
2. 心理社会诱因关联
- 往往是在面临难以解决的生活困境或者长期的心理压抑时发生。比如长期处于工作压力下且得不到释放的人,可能会通过这种方式暂时逃避现实。
三、分离性身份障碍
1. 临床表现
- 患者会表现出两种或更多种完全不同的人格状态。这些人格有着各自的姓名、年龄、性别、记忆和行为模式等。例如,一个人格可能是内向胆小的,而另一个人格则是外向大胆的,并且他们之间相互不知道对方的存在。
- 学习方法:记住不同人格的差异性表现。制作表格对比不同人格的特征、行为习惯和记忆内容等,有助于清晰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2. 心理社会诱因关联
- 多与童年时期的严重虐待、忽视或者长期处于不稳定的家庭环境有关。
四、转换障碍(功能性神经症状)
1. 躯体形式
- 患者会表现出各种躯体症状,如肢体瘫痪、失明、失聪等,但这些症状并没有相应的生理病变基础。比如有的患者突然说自己双目失明,但经过眼科检查一切正常。
- 学习方法:重点关注症状与无生理病变之间的矛盾。可以通过观看相关的医学纪录片或者模拟病例来进行直观的学习。
2. 心理社会诱因关联
- 常常是由于心理冲突或者压力过大导致的。例如,在面临升学压力或者职场竞争压力时,有些人可能会出现这种转换障碍。
总之,在备考变态心理学中的分离转换障碍这一板块时,要全面掌握各个类型的临床表现以及背后的心理社会诱因,多通过案例分析、对比记忆等方法加深理解,这样才能在模考中取得好成绩。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