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编辑人: 桃花下浅酌

calendar2025-07-25

message2

visits144

强化阶段 3 月:变态心理学之躯体形式障碍考点精讲

在心理咨询师的备考强化阶段,变态心理学中的躯体形式障碍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其中躯体化障碍(多种躯体症状)、疾病焦虑障碍(疑病症)、持续性躯体疼痛障碍的鉴别,以及心理社会因素(压力、童年忽视)致病模型是需要我们重点掌握的内容。

一、躯体化障碍(多种躯体症状)

躯体化障碍的特点是患者会经历多种多样、反复出现的躯体症状,常见的包括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呼吸循环系统症状(如胸闷、气短)以及泌尿生殖系统症状(如尿频、尿急)等。这些症状往往找不到明确的生理病因,或者即使通过医学检查发现了某些轻微的异常,也不能解释患者的严重症状。

学习方法:
1. 熟悉常见症状:牢记各种典型的躯体症状表现,通过实际案例加深印象。
2. 理解诊断标准:仔细研读相关的诊断标准,明确症状出现的频率、持续时间等要求。

二、疾病焦虑障碍(疑病症)

患者总是担心或相信自己患有严重躯体疾病,反复就医,尽管检查结果正常或医生的解释都无法打消其疑虑。

学习要点:
1. 区分正常担忧与过度焦虑:了解在何种程度上对健康的关注会演变为病态的焦虑。
2. 掌握患者的思维模式:他们往往过度关注身体的细微变化,并赋予其严重的疾病意义。

三、持续性躯体疼痛障碍

其主要特征是持续存在的躯体疼痛,疼痛不能用生理过程或躯体疾病来合理解释。

应对策略:
1. 学习疼痛的产生机制:包括心理因素如何影响疼痛感知。
2. 研究治疗方法:了解针对这种障碍的常见心理治疗手段。

四、心理社会因素致病模型

压力和童年忽视是重要的致病因素。
1. 压力: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压力之下,可能导致个体出现躯体形式障碍。要学会分析不同类型的压力源以及它们对身体的影响机制。
2. 童年忽视:童年时期缺乏关爱和关注,可能使个体形成不安全的依恋模式,进而影响其对身体和心理的认知。

学习方法:
1. 结合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理解心理社会因素如何作用于个体的身心健康。
2. 总结归纳:将不同的致病因素进行整理和对比,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

总之,在备考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深入学习和理解,掌握躯体形式障碍的相关内容,为顺利通过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多做练习题、模拟题,加强对知识点的应用和巩固,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

创作类型:
原创

本文链接:强化阶段 3 月:变态心理学之躯体形式障碍考点精讲

版权声明:本站点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文章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