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心理咨询师的备考过程中,发展心理学中的父母效能训练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其中积极倾听(共情式回应)、“我 - 信息”表达(描述感受而非指责)以及行为后果自然后果法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学原理与实操要点,值得深入探究。
二、积极倾听(共情式回应)
(一)心理学原理
积极倾听中的共情式回应基于人类对于被理解和接纳的心理需求。当我们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感受他们的情绪和想法时,就如同在双方之间建立起了一座情感的桥梁。从发展心理学角度来看,儿童或者来访者在成长过程中,这种被共情理解的经历有助于他们建立健康的自我概念和人际关系模式。
(二)实操要点
1. 给予充分的关注。停止手中其他的事情,眼神接触,身体微微前倾,让对方感受到你在全身心投入到他们的讲述中。
2. 不要急于评判。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的想法和行为,在倾听阶段都不要马上给出自己的评价。例如,孩子说自己讨厌某个同学,不要立刻说“你不应该讨厌同学”,而是让孩子继续表达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3. 反馈理解。用自己的话重新表述对方的感受和观点,如“你看起来很沮丧,是因为这件事情没有达到你预期的结果吗?”
三、“我 - 信息”表达(描述感受而非指责)
(一)心理学原理
这种表达方式基于人本主义的观点,强调个体的主观体验。当我们描述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指责对方时,能够避免引起对方的防御心理。在家庭或者咨询关系中,这有助于营造一种安全、信任的氛围,促进双方进一步的沟通和问题的解决。
(二)实操要点
1. 明确表达自己的感受。例如,“我感到很失望”,而不是“你让我失望”。
2. 阐述引发这种感受的行为。接着可以说“当你没有按照我们约定的时间回家时,我就有了这种失望的感觉”。
3. 表达自己的期望。最后可以说“我希望以后我们能够遵守约定”。
四、行为后果自然后果法
(一)心理学原理
自然后果法是基于行为主义的原理,即让个体体验自己行为的自然结果,从而促使他们调整自己的行为。儿童或者来访者在经历自己行为的直接后果后,会更容易理解和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当之处。
(二)实操要点
1. 不要人为干预后果。比如孩子忘记带雨伞下雨了被淋湿,不要马上给他送伞或者找借口。让他体验被淋湿不舒服的感觉。
2. 引导反思。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孩子思考为什么会被淋湿,下次应该怎么做。
3. 关注情绪。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反应,给予适当的安抚,但不要削弱行为后果的影响力。
五、总结
在备考发展心理学中的父母效能训练部分时,深入理解积极倾听(共情式回应)、“我 - 信息”表达(描述感受而非指责)以及行为后果自然后果法的心理学原理是基础。同时,熟练掌握它们的实操要点,不仅有助于应对考试中的相关题目,更能为未来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际帮助来访者或者指导家长教育孩子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