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执业护士的备考中,中西医结合护理相关知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慢性便秘患者中药(大黄/芒硝)灌肠配合盆底肌生物反馈训练这一考点,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协同要点。
一、中药灌肠部分
1. 药物特性
- 大黄: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等功效。其泻下作用主要是因为含有大黄素等成分,能刺激肠道黏膜,使肠蠕动增加。在灌肠时,要注意药物的浓度不能过高,一般稀释成10% - 20%的溶液较为合适。学习方法就是要牢记大黄的主要成分及其对应的药理作用,多做一些关于药物配比的练习题。
- 芒硝:咸、苦,寒,归胃、大肠经,能泻热通便、润燥软坚。芒硝在灌肠时,由于其性质特殊,要确保其在肠道内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对于芒硝的使用量也要准确掌握,通常根据患者的体重和病情严重程度而定。可以通过记忆口诀的方式来加深印象,比如“芒硝用量需斟酌,体重病情来定夺”。
2. 灌肠操作要点
- 清洁肠道:在进行中药灌肠之前,要先清洁患者的肠道,保证肠道内没有残留粪便等杂质。这一过程要注意操作的轻柔性,避免损伤肠道黏膜。
- 插入深度:一般插入深度为15 - 20cm,不同的插入深度会影响药物在肠道内的分布情况。这需要通过实际操作练习或者观看操作视频来准确掌握。
- 保留时间:中药灌肠后要确保药物在肠道内保留一定的时间,通常为30分钟以上,这样才能让药物充分发挥作用。
二、盆底肌生物反馈训练部分
1. 训练原理
- 生物反馈训练是利用仪器将盆底肌的活动信息转化为视觉或听觉信号反馈给患者,患者根据这些信号来调整自己的肌肉收缩和放松。其目的是增强盆底肌的力量和协调性。学习这部分知识时,要理解肌肉的电生理基础以及信号转换的原理。
2. 训练方法
- 首先要让患者处于舒适的体位,一般是仰卧位,双腿屈膝分开。然后通过生物反馈仪器,设定合适的训练模式,如渐进性收缩训练等。在训练过程中,要指导患者正确地收缩和放松盆底肌,每次训练的时间和强度要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进行调整。
三、协同要点
1. 时间协同
- 中药灌肠后,一般等待15 - 20分钟开始进行盆底肌生物反馈训练较为合适。这样可以给中药在肠道内充分发挥作用留出一定的时间,同时也让肠道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便于盆底肌训练。
2. 效果协同
- 中药灌肠改善肠道的传导功能,软化粪便,而盆底肌生物反馈训练增强盆底肌的力量和协调性,有助于排便时腹压的有效增加。两者共同作用,提高慢性便秘患者的排便成功率。在备考时,可以通过绘制流程图的方式来清晰地理解这种协同效果。
总之,在备考中西医结合护理中关于慢性便秘患者中药(大黄/芒硝)灌肠配合盆底肌生物反馈训练这一考点时,要全面掌握中药的知识、灌肠操作要点、生物反馈训练原理和方法以及两者的协同要点。多做练习题、观看操作视频并且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理解记忆,这样在考试中就能更好地应对这一考点。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