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金从业考试的冲刺阶段,精准把握高频考点并且规避其中的陷阱是非常关键的。今天我们就聚焦于基金合同解除权这个重要考点。
一、总体概述
基金合同解除权涉及到基金的正常运作以及各方权益的保护等多方面问题。了解它在何种条件下能够被行使,对于顺利通过基金从业考试有着重要意义。
二、具体情形
1. 持有人大会召开相关情形
- 当持有人大会作出决议,并且决议内容符合相关规定时,就可能触发基金合同解除权。例如,如果持有人大会表决通过关于终止基金的决议,并且满足法定的表决比例要求(一般需要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通过),这种情况下就可能启动解除程序。
- 学习方法:要牢记持有人大会的召开流程、决议的有效条件等基础知识。可以通过制作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持有人大会从召集、提案、表决到决议执行的整个流程梳理清楚,并且标注出每个环节容易出现考点的地方。
2. 连续60日份额不足1亿份的解约情形
- 当基金连续60日基金份额低于1亿份时,这是一种可能导致基金合同解除的情况。这反映了基金的规模状况对合同存续的影响。
- 学习方法:对于这种量化性的知识点,要着重记忆数字本身以及背后的逻辑。可以通过做专项练习题的方式,加深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比如做一些关于基金规模变化与合同解除关系的判断题和选择题。
三、不同主体的解约权利
1. 管理人的解约权利
- 管理人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拥有解除权。比如,如果基金管理人发现基金的运作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并且自身无法通过合法手段纠正,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管理人可能有权解除合同。
- 学习方法:要深入理解管理人的职责和义务,因为管理人解约权的行使往往是与其履行职责相关的。可以通过分析实际案例的方式来掌握,比如查找一些历史上因为管理人违规操作导致合同解除的案例进行分析。
2. 托管人的解约权利
- 托管人在发现管理人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基金合同约定,并且经过一定的督促程序后仍未改正的情况下,可能拥有解除权。这是托管人对基金进行监督的一种重要体现。
- 学习方法:重点掌握托管人的监督职能以及解约权的行使前置条件。可以对比管理人和托管人的解约权差异进行学习,制作表格列出各自的适用情形、行使条件等。
3. 持有人的解约权利
- 持有人作为基金的投资者,在符合一定条件下也有解除权。例如,当基金合同中的某些条款严重损害持有人利益时,持有人有权解除合同。
- 学习方法:要站在持有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理解他们解除合同的出发点是为了保护自身权益。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持有人在不同场景下如何行使解约权。
总之,在最后的25天冲刺阶段,对于基金合同解除权这个考点,要全面掌握各种情形以及不同主体的相关权利,并且通过有效的学习方法加深理解和记忆,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准确作答,顺利通过基金从业资格考试。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