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执业医师考试的冲刺阶段,尤其是第 11 - 12 个月,对之前模考中的错题进行复盘是非常关键的复习策略。对于妇产科学中的胎盘功能监测这部分内容,很多考生容易出错和遗漏知识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胎盘功能监测中的胎儿生物物理评分(BPS)。它包括胎动、呼吸运动、胎儿肌张力、羊水量这几个方面。胎动是胎儿情况良好的表现,孕妇通常在妊娠 20 周左右自觉胎动。正常的胎动次数为每 12 小时不少于 10 次。呼吸运动是指胎儿在子宫内的呼吸样动作,通过超声可以观察到。胎儿肌张力的评估反映了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情况。羊水量则通过超声测量羊水最大暗区垂直深度来判断,正常范围是 3 - 8cm。
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可以通过制作表格来对比各个指标的正常范围和异常表现,同时结合实际病例进行理解。每天抽出一定时间,自己模拟计算生物物理评分,加深记忆。
接下来总结常用的胎盘功能监测方法:
1. 胎心监护(NST):无应激试验,用于了解胎儿的储备能力。正常情况下,胎心率基线为 110 - 160 次/分,伴有胎动时的胎心加速幅度不低于 15 次/分,持续时间大于 15 秒。
学习方法:多听胎心音的音频,熟悉正常和异常的胎心率变化特点。
2. 尿 E3 测定:尿雌三醇值可以反映胎儿胎盘的功能。如果尿 E3 值低于 10mg/24h,则提示胎盘功能低下。
复习时,要牢记正常值范围,并了解影响尿 E3 值的因素。
3. 超声脐动脉血流 S/D 值:妊娠晚期脐动脉 S/D 值小于或等于 3.0 为正常。S/D 值升高可能表示胎盘血管痉挛或阻力增加,提示胎盘功能不良。
对于这个知识点,需要理解 S/D 值的意义和影响因素,通过做练习题来巩固。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胎盘功能低下对胎儿的危害极大。可能会导致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甚至胎死宫内。因此,及时准确的胎盘功能监测对于保障胎儿的安全至关重要。
总之,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对于妇产科学中的胎盘功能监测这部分内容,一定要重点复习易错点和易漏点,加强对各种监测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为顺利通过执业医师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