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心理学的备考过程中,第8 - 9个月处于基础阶段的重要时期,心理治疗技术这一板块的内容值得深入探究。
一、认知行为疗法(CBT)
1. 理论基础
- 认知行为疗法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不是由事件本身直接引起的,而是由人们对事件的认知所决定的。例如,同样是被领导批评,有的人会认为自己能力不足而沮丧,有的人却觉得这是领导在督促自己进步而充满动力。这种不同的认知导致了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 它强调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错误的思维模式如过度概括(一次失败就觉得自己永远不会成功)、灾难化思维(一点小问题就觉得是世界末日)等会引发负面情绪和不良行为。
2. 学习方法
- 要牢记常见的认知偏差类型,通过做案例分析来加深理解。比如分析一些患有焦虑症或抑郁症患者的思维方式,找出其中存在的认知错误。
- 学习认知行为疗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识别自动思维、挑战不合理信念、建立合理信念等。
二、精神分析疗法
1. 理论基础
- 精神分析疗法的核心是探索潜意识。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潜意识中包含着被压抑的本能冲动、童年经历等。例如,一个人小时候遭受过重大的创伤,在成年后可能会表现出一些莫名其妙的行为问题,这是因为潜意识中的创伤在作祟。
- 梦的解析也是精神分析疗法的重要内容。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潜意识的表达,通过对梦境的分析可以揭示潜意识中的矛盾和冲突。
2. 学习方法
- 深入研读弗洛伊德的相关著作,了解他的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
-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潜意识对人的影响,如一些心理疾病的根源可能追溯到潜意识层面的心理冲突。
三、人本主义疗法
1. 理论基础
- 人本主义疗法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倾向。每个人都有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的内在动力。
- 其核心是无条件积极关注。治疗师对来访者不进行评判,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理解和接纳。例如,在咨询过程中,不管来访者说什么或者做什么,治疗师都只是认真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反馈。
2. 学习方法
- 理解人本主义疗法中的人性观,思考这种人性观与其他疗法的区别。
- 观察实际的人本主义治疗场景或者视频,体会无条件积极关注在治疗中的作用。
四、心理治疗的原则
1. 保密原则
- 这是心理治疗中最基本的原则之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透露很多个人的隐私信息,如家庭秘密、心理创伤等。治疗师必须严格保密这些信息,不能向任何人泄露,除非得到患者的同意或者法律要求。
2. 中立原则
- 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要保持中立的态度,不能将自己的价值观、偏见等带入到治疗中。例如,不能因为患者的生活方式与自己不同就对其产生偏见或者试图强行改变患者的生活习惯。
3. 自愿原则
- 心理治疗必须是在患者自愿的基础上进行的。患者有权随时终止治疗过程,治疗师不能强迫患者接受治疗。
在备考医学心理学中心理治疗技术这一板块时,要全面理解各种疗法的理论基础、学习方法以及心理治疗的原则,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准确作答,并且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