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备考过程中,成本管理是一个重要的部分。特别是在强化阶段的60天里,对挣值分析指标以及构建EVM(挣值管理)三参数四指标关联关系计算模型的掌握尤为关键。
二、挣值分析指标
(一)挣值(EV)
1. 定义
- 挣值是指项目实施过程中某阶段实际完成工作量及按预算定额计算出来的工时(或费用)。它是一种将范围、进度和资源测量值综合起来的方法。
- 例如,在一个软件开发项目中,如果某个功能模块按照计划应该花费10个人天的工作量,并且预算单价是每人每天1000元,当这个模块实际完成80%时,那么挣值EV = 10×0.8×1000 = 8000元。
2. 学习方法
- 理解概念时要结合实际项目场景。可以通过做简单的项目案例计算来加深印象,比如自己设定一个小型的建筑项目或者活动策划项目,计算不同阶段的挣值。
(二)计划价值(PV)
1. 定义
- 计划价值是指项目计划在执行到某阶段时应完成的工作量按预算定额计算出来的工时(或费用)。它是按照项目计划进度应该完成的工作所对应的预算成本。
- 继续以上面的软件开发项目为例,如果计划在某个时间点应该完成整个功能模块的开发,那么计划价值PV就是10×1000 = 10000元。
2. 学习方法
- 绘制项目进度甘特图,在甘特图上标注每个任务的计划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预算成本,然后根据不同的时间点去计算计划价值。
(三)实际成本(AC)
1. 定义
- 实际成本是指项目实施过程中某阶段实际完成工作量所花费的实际工时(或费用)。这包括直接成本(如人力成本、设备采购成本等)和间接成本(如管理费用等)。
- 比如在软件开发项目中,开发人员实际花费了12个人天,并且由于加班等原因,人力成本单价变为每人每天1200元,那么实际成本AC = 12×1200 = 14400元。
2. 学习方法
- 收集实际项目中的成本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从自己参与过的小项目或者从网络上搜索一些开源项目的成本报告来进行学习。
三、EVM三参数四指标关联关系计算模型
(一)三参数
1. 挣值(EV)、计划价值(PV)和实际成本(AC)这三个参数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 当EV = PV时,表示项目按照计划进度执行,并且成本也符合预算。
- 当EV > PV时,说明项目进度超前;反之则进度落后。
- 当EV < AC时,表示项目成本超支;反之则成本节约。
2. 学习方法
- 通过制作表格的方式,输入不同的EV、PV和AC的值,然后分析得出项目进度和成本的状态,反复练习这种分析方法。
(二)四指标
1. 进度偏差(SV)= EV - PV,成本偏差(CV)= EV - AC,进度绩效指数(SPI)= EV/PV,成本绩效指数(CPI)= EV/AC。
- 进度偏差SV为正数表示进度超前,负数表示进度滞后;成本偏差CV为正数表示成本节约,负数表示成本超支。
- SPI大于1表示进度快,小于1表示进度慢;CPI大于1表示成本低,小于1表示成本高。
2. 学习方法
- 进行大量的计算练习,并且结合实际项目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同时,要理解每个指标背后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计算而计算。
四、构建计算模型
(一)确定变量
1. 明确项目中的各个任务及其预算成本、计划进度等信息作为计算模型的基础变量。
2. 例如,在一个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项目中,要将销售模块、库存模块、财务模块等的开发任务分别设定好相关变量。
(二)建立关系式
1. 根据EVM的原理,将三参数和四指标的关系式建立起来。
2. 可以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来构建模型,方便输入数据和自动计算结果。
(三)模型验证
1. 使用实际项目数据进行验证,确保模型的准确性。
2. 如果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要检查变量的设定和关系式是否正确。
五、总结
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强化阶段备考成本管理中的挣值分析指标和构建EVM三参数四指标关联关系计算模型时,要深入理解各个概念的定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际项目数据的分析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同时,构建准确的计算模型并不断验证完善,有助于在实际的项目管理工作中更好地进行成本和进度的监控与管理。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