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备考中,系统架构设计是一个重要的部分。今天我们就来总结一下分层架构、MVC、微服务等架构模式的设计原则与应用场景。
一、分层架构
- 设计原则
- 单一职责原则:每一层都有自己明确的职责。例如,在一个典型的三层架构(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中,表示层只负责与用户交互,展示数据和接收用户输入;业务逻辑层专注于处理业务规则和业务流程,像订单处理中的折扣计算、库存检查等业务逻辑就在这一层;数据访问层则负责与数据库或其他数据存储进行交互,执行数据的增删改查操作。
- 高内聚低耦合:各层内部的元素紧密相关(高内聚),而层与层之间的依赖关系尽量简单(低耦合)。这样可以方便某一层的修改而不影响其他层。比如,如果需要更换数据库,在低耦合的设计下,只需要修改数据访问层,而不会波及业务逻辑层和表示层。
- 应用场景
- 适用于规模较大、业务逻辑复杂的系统。例如企业级的管理系统,像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其中包含员工信息管理、薪资计算、考勤管理等多个复杂的业务模块。分层架构能够清晰地将这些功能按照不同的层次进行划分,便于开发和维护。
二、MVC(Model - View - Controller)架构模式
- 设计原则
- 模型(Model):代表数据和业务逻辑。它独立于视图和控制器,负责数据的存储、查询和更新等操作。例如在一个电商系统中,商品的信息(名称、价格、库存等)以及相关的业务逻辑(如根据购买数量计算总价)都属于模型的范畴。
- 视图(View):主要负责显示数据,向用户展示界面。它从模型获取要显示的数据,并且不直接与模型进行交互来修改数据。比如电商系统中的商品列表页面就是视图的一种。
- 控制器(Controller):作为模型和视图之间的桥梁,接收用户的输入并决定调用哪个模型来进行数据处理,然后选择合适的视图来显示结果。当用户在电商系统中点击商品查看详情时,控制器就会根据这个操作调用相应的模型获取商品详细信息,然后选择商品详情视图进行展示。
- 应用场景
- 在Web开发中广泛应用。例如,各种网站的内容管理系统(CMS),像WordPress等,通过MVC模式可以方便地构建出用户友好的界面,同时有效地管理文章内容、用户信息等数据和业务逻辑。
三、微服务架构模式
- 设计原则
- 独立部署:每个微服务都可以独立地进行部署和升级。比如在一个电商平台中,用户服务、订单服务、商品服务等都是独立的微服务。如果需要对用户服务进行功能升级或者修复漏洞,不需要停止整个电商平台就可以单独部署新的用户服务版本。
- 技术异构性:不同的微服务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最适合的技术栈。例如,对于处理大量实时数据的订单服务可以采用高性能的编程语言如Go,而对于用户管理这种对事务一致性要求较高的服务可以采用Java等成熟的语言。
- 松耦合:微服务之间通过轻量级的通信机制(如RESTful API)进行交互,并且尽量减少相互之间的依赖。这样当一个微服务发生变化时,不会对其他微服务产生太大的影响。
- 应用场景
- 大型互联网公司的项目,尤其是那些业务复杂且不断演进的系统。像阿里巴巴的电商平台,包含海量的业务功能,采用微服务架构可以将各个业务功能拆分成独立的微服务,便于开发、部署和扩展。
在备考系统分析与设计时,我们要深入理解这些架构模式的设计原则和应用场景,通过做案例分析题、画架构图等方式来加深记忆,并且能够根据给定的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架构模式。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