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执业医师考试的冲刺阶段,医学微生物学中的实验室安全部分是重要的考点。今天我们就来重点梳理一下其中的关键内容。
首先是生物安全柜(BSC)的使用规范。生物安全柜开机前要确保工作区域干净整洁,开机后需运行 30 分钟,这 30 分钟的目的是让空气循环系统达到稳定状态,并对操作环境进行初步净化。在每次使用结束后,要用紫外消毒至少 30 分钟,以杀灭可能残留的微生物。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手臂频繁进出安全柜,防止污染。
锐器伤处理流程也是考试的重点。一旦发生锐器伤,应立即在伤口旁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但禁止在伤口局部挤压。然后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再用消毒液如碘伏或酒精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同时,要及时向科室负责人和相关管理部门报告,并填写锐器伤登记表。之后还需进行感染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等。
不同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3)的适用范围需要我们清晰掌握。BSL-2 实验室适用于中等危险程度的病原体操作,比如常见的细菌培养、血清学检测等。BSL-3 实验室则用于处理高危险性病原体,如结核分枝杆菌、埃博拉病毒等,这类实验室具备更严格的安全防护设施和管理制度。
最后,要特别强调实验室感染的预防。包括进入实验室时要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工作服、手套、口罩、护目镜等;实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产生气溶胶;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工作台面,对实验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消毒和通风等。
总之,在备考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室安全部分时,要牢记这些重点内容,并通过做题和实际操作加深理解和记忆,相信大家在考试中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