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述
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备考过程中,案例分析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进度延误问题是经常出现的考点。了解造成进度延误的各类原因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非常关键。
二、进度延误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一)资源相关原因
1. 资源短缺
- 知识点内容:包括人力资源不足,例如项目团队缺乏关键的技术人员;物力资源不够,像硬件设备未能按时到位等情况。
- 学习方法:要牢记项目资源管理中的资源规划知识领域。对于人力资源,要明白如何根据项目任务需求估算所需人员数量和技能类型。可以通过做练习题来加深理解,例如给出一个项目的任务分解结构,计算每个任务需要的人力投入。对于物力资源,要熟悉采购管理流程,了解如何确保资源的按时供应。
- 应对措施:如果是人力资源短缺,可以通过内部调配或者外部招聘来解决。内部调配时,要分析其他项目的资源使用情况,合理安排人员转移;外部招聘则需要加快招聘流程,与人力资源部门紧密合作。对于物力资源,及时与供应商沟通,必要时更换供应商或者调整资源需求计划。
2. 资源分配不合理
- 知识点内容:这可能表现为将过多的资源分配到某个非关键任务上,而关键任务资源匮乏。
- 学习方法:深入学习项目资源分配的原理,掌握关键路径法(CPM)和资源平衡技术。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练习如何识别关键任务并合理分配资源。
- 应对措施:重新评估资源分配计划,运用资源平衡技术,在不延长项目总工期的前提下,调整资源的分配比例,优先保障关键任务的资源需求。
(二)需求相关原因
1. 需求变更频繁
- 知识点内容: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用户不断提出新的需求或者修改原有需求。
- 学习方法:掌握需求管理的流程,包括需求收集、需求分析、需求变更控制等环节。分析需求变更对项目进度、成本和质量的影响。
- 应对措施:建立严格的需求变更管理流程,所有的需求变更都要经过评估、审批。对于影响较小的变更,可以在现有计划基础上进行调整;对于影响较大的变更,可能需要重新制定项目计划,包括进度计划、成本计划等。
(三)外部环境原因
1. 不可抗力因素
- 知识点内容:如自然灾害、政策法规变化等。
- 学习方法:了解项目管理中的风险管理知识领域,识别不可抗力风险并将其纳入风险登记册。
- 应对措施:购买相应的保险,在项目计划中预留一定的应急时间或者应急资金。当不可抗力事件发生时,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评估影响并调整项目计划。
(四)项目管理不善原因
1. 计划不合理
- 知识点内容:项目进度计划制定的不合理,例如任务排序错误、工期估算不准确等。
- 学习方法:学习项目时间管理的各个工具和技术,如甘特图、关键路径法等的正确应用。通过实际案例进行练习,提高计划制定的准确性。
- 应对措施:重新审查和修订项目进度计划,采用更科学的方法进行任务排序和工期估算。
三、总结
在备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时,针对案例分析中的进度延误问题,要全面掌握上述四类原因及其应对措施。通过理论学习、案例练习等多种方式,提高自己解决这类问题的能力,从而在考试中能够准确作答,顺利通过考试。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