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的备考冲刺阶段,项目风险管理中的风险应对计划编制是一个关键部分。
一、风险应对计划的四要素
- 风险描述
- 知识点内容:风险描述要清晰、准确地界定风险的具体情况。这包括风险的来源、可能产生的影响范围以及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等信息。例如,在项目中,如果是需求蔓延的风险,风险描述可能是由于项目前期需求调研不充分,客户不断提出新的需求,并且这些需求没有经过严格的变更控制流程,导致项目范围不断扩大,进而影响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质量。
- 学习方法:要仔细研读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中关于风险识别的章节,多做一些实际案例的分析练习。可以收集一些项目失败的案例,从中找出风险描述不准确或不全面的地方,然后进行改进练习。
- 责任人
- 知识点内容:明确每个风险应对的责任人是确保风险得到有效处理的重要环节。责任人需要具备相应的技能和权力来执行风险应对措施。比如对于技术瓶颈风险,可能需要技术部门的资深专家作为责任人,因为只有他们具备解决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
- 学习方法:构建一个责任矩阵,将不同的风险与对应的项目团队成员或部门进行匹配。在日常学习中,关注项目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部分,了解如何合理分配人员职责。
- 应对措施
- 知识点内容:针对不同的风险要有具体的应对措施。对于需求蔓延风险,应对措施可能包括建立严格的需求变更管理流程,包括需求变更的申请、评估、审批和实施等环节;对于技术瓶颈风险,可以采取技术研发、引进外部技术支持或者调整技术方案等措施。
- 学习方法:整理不同类型风险的常见应对措施清单,并且通过模拟项目场景进行练习。还可以参考一些优秀的项目管理实践案例,学习其中针对特定风险的创新应对措施。
- 监控指标
- 知识点内容:监控指标用于衡量风险应对措施的有效性。例如,在控制需求蔓延风险时,监控指标可以是需求变更的数量、变更导致的成本增加幅度以及项目进度的延迟时间等;对于技术瓶颈风险,监控指标可能是技术研发的进度、新方案的实施效果等。
- 学习方法:学习项目管理中的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掌握如何设定有效的监控指标。通过实际项目数据的分析来加深对监控指标的理解。
二、风险应对案例库
- 需求蔓延案例
- 在一个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集成项目中,项目初期需求明确。但随着项目的推进,客户看到系统初步成型后,不断提出新的功能需求,如增加特定行业的报表功能等。由于没有有效的需求变更管理,项目团队不得不投入额外的时间和资源来满足这些需求,导致项目进度延迟了三个月,并且成本超支了20%。正确的应对措施就是建立严格的需求变更流程,明确需求变更的提出、评估、审批和实施流程,指定专门的需求变更管理责任人,并且以需求变更的数量、成本变化和进度延迟时间作为监控指标。
- 技术瓶颈案例
- 某大型数据中心的集成项目中,在网络架构搭建环节遇到了技术瓶颈,原有的技术方案无法满足高并发数据处理的要求。项目团队中的技术负责人及时组织技术专家进行会诊,决定引进新的网络设备和技术方案。在这个过程中,以技术研发的进度、新设备与现有系统的兼容性测试结果作为监控指标,最终成功解决了技术瓶颈问题,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总之,在备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时,要深入理解风险应对计划编制的四要素,并且通过案例库的学习不断加深对不同风险应对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