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项目成本管理的冲刺阶段,掌握完工估算(EAC)公式是至关重要的。EAC公式用于预测项目的最终成本,帮助项目经理及时调整策略,确保项目在预算范围内完成。本文将详细讲解典型偏差和非典型偏差的应用场景,并附上计算例题,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公式。
一、完工估算(EAC)公式概述
完工估算(EAC)是指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根据已有的信息和数据,对项目的最终成本进行预测。EAC公式的基本形式有两种:典型偏差和非典型偏差。
- 典型偏差(EAC=BAC/CPI)
典型偏差假设未来的项目绩效与当前绩效相同。公式中的BAC代表项目的预算总成本,CPI代表成本绩效指数,计算公式为EV/AC,其中EV是挣值,AC是实际成本。
学习方法:
- 理解CPI的计算方法及其意义。
- 掌握BAC的定义及其在项目中的应用。
- 通过例题练习,熟悉典型偏差公式的使用。
- 非典型偏差(EAC=AC+(BAC-EV))
非典型偏差假设未来的项目绩效与当前绩效不同,通常用于项目出现重大变更或异常情况时。公式中的AC是实际成本,BAC是预算总成本,EV是挣值。
学习方法:
- 理解非典型偏差的适用场景。
- 掌握BAC、EV和AC的定义及其关系。
- 通过例题练习,熟悉非典型偏差公式的使用。
二、典型偏差与非典型偏差的应用场景
- 典型偏差的应用场景
典型偏差适用于项目进展顺利,且未来绩效与当前绩效相似的情况。例如,一个软件开发项目在前几个月的进度和成本控制良好,预计后续阶段也能保持同样的绩效。
例题:
某项目预算总成本(BAC)为100万元,当前挣值(EV)为60万元,实际成本(AC)为50万元。计算典型偏差下的完工估算(EAC)。
解:
CPI = EV / AC = 60 / 50 = 1.2
EAC = BAC / CPI = 100 / 1.2 ≈ 83.33万元
- 非典型偏差的应用场景
非典型偏差适用于项目出现重大变更或异常情况,未来绩效与当前绩效可能不同的情况。例如,一个建筑项目因天气原因导致进度延误,预计后续阶段需要增加人力和物力投入。
例题:
某项目预算总成本(BAC)为100万元,当前挣值(EV)为60万元,实际成本(AC)为70万元。计算非典型偏差下的完工估算(EAC)。
解:
EAC = AC + (BAC - EV) = 70 + (100 - 60) = 110万元
三、总结
掌握完工估算(EAC)公式对于项目成本管理至关重要。典型偏差适用于项目进展顺利的情况,而非典型偏差适用于项目出现重大变更或异常情况。通过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应用场景,并结合实际例题进行练习,考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为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在冲刺阶段更好地备考项目成本管理,顺利通过考试。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