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的备考过程中,项目质量管理是一个重要的部分。今天我们就深入探讨一下戴明环(PDCA)在IT项目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一、戴明环(PDCA)概述
戴明环也就是PDCA循环,它包含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四个阶段。
(一)计划(Plan)阶段
1. 知识点内容
- 在IT项目中,计划阶段首先要明确项目的质量目标。例如,对于一个软件开发项目,质量目标可能包括软件的功能完整性、性能指标(如响应时间、吞吐量等)、安全性要求等。
- 确定实现这些目标的流程和方法。这可能涉及到选择合适的软件开发模型(如敏捷开发或瀑布模型),制定质量保证计划,包括确定质量控制的活动、责任人以及时间安排等。
- 对项目中的风险进行评估,识别可能影响质量的因素,如技术难题、人员变动等,并制定应对措施。
2. 学习方法
- 学习相关的质量管理标准文档,如ISO 9001中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部分,了解计划阶段应涵盖的要素。
- 分析实际的IT项目案例,总结成功的计划在目标设定、流程规划和风险应对方面的特点。
(二)执行(Do)阶段
1. 知识点内容
- 根据计划阶段制定的流程和方法开展项目活动。在IT项目中,这包括开发人员按照编码规范编写代码、测试人员进行测试用例的执行等。
- 资源的分配和管理也是执行阶段的重要内容。确保人员、设备等资源能够满足项目的质量要求,例如为性能测试配备足够的测试服务器资源。
2. 学习方法
- 参与实际的IT项目开发或者模拟项目,亲身体验执行阶段的各项工作。
- 学习项目管理工具的使用,如Jira用于任务分配和进度跟踪,以更好地管理执行阶段的工作。
(三)检查(Check)阶段
1. 知识点内容
- 对项目的执行结果进行检查。在IT项目中,测试结果的分析是检查的重要部分。例如,查看功能测试是否发现了所有的功能缺陷,性能测试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性能指标。
- 还包括对项目过程合规性的检查,如是否按照质量保证计划执行了各项活动。
2. 学习方法
- 学习测试工具的使用,如Selenium用于自动化功能测试,JMeter用于性能测试,以便准确获取检查结果。
- 研究质量审计的相关知识,了解如何对项目过程进行检查。
(四)处理(Act)阶段
1. 知识点内容
- 如果检查阶段发现了问题,就要采取处理措施。在IT项目中,对于缺陷要进行闭环管理。这包括缺陷的分类(如严重缺陷、一般缺陷)、优先级排序,然后安排人员进行修复。
- 总结经验教训,将有效的改进措施纳入到下一个项目的计划阶段,实现持续改进。
2. 学习方法
- 分析IT项目的缺陷管理报告,学习如何进行缺陷的跟踪和解决。
- 参加项目管理经验分享会,了解不同项目在处理阶段采取的成功策略。
二、IT项目质量改进案例 - 缺陷闭环管理
以一个电商APP开发项目为例。在测试阶段发现了登录功能的缺陷,登录时偶尔会出现验证码加载不出来的情况。
1. 计划
- 开发团队计划在一天内定位问题的原因,可能是网络请求设置不当或者验证码服务器端的故障。
2. 执行
- 开发人员开始检查代码中的网络请求模块,同时联系运维人员查看验证码服务器的状态。
3. 检查
- 经过排查,发现是网络请求的超时时间设置过短导致验证码加载失败。测试人员重新进行测试,验证问题是否解决。
4. 处理
- 开发人员修改了超时时间的设置,重新部署到测试环境。测试通过后,将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记录下来,纳入到公司的代码规范中,以便在其他项目中避免类似的问题。
总之,戴明环(PDCA)在IT项目质量管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不断地循环这四个阶段,可以实现IT项目质量的持续改进,这也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