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备考过程中,质量管理这一板块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其中的质量控制工具,如控制图、直方图和散点图的应用场景的理解与掌握更是关键要点。
一、控制图
(一)知识点内容
1. 定义与原理
- 控制图是一种用来区分由异常原因所引起的波动,或由于过程固有的随机原因而引起的偶然波动的一种工具图。它通过设定控制界限(通常为上下三条线,中心线为CL,上控制界限为UCL,下控制界限为LCL),来判断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
- 例如,在软件开发项目中,代码的缺陷率可以用控制图来监控。如果在一段时间内,缺陷率的数值始终在控制界限内波动,那么可以认为代码编写过程的稳定性较好;如果数据点超出了控制界限,则可能表示存在特殊原因导致了缺陷率的异常变化,如新入职程序员编码不规范或者采用了新的但不成熟的开发技术等。
2. 类型
- 有计量型数据控制图(如均值 - 极差控制图X - R图等)和计数型数据控制图(如不合格品数控制图p图等)。计量型数据控制图适用于可以取连续数值的数据,比如软件测试中发现的缺陷长度;计数型数据控制图适用于只能取整数值的数据,像产品中的不合格品数量。
(二)学习方法
1. 理解概念本质
- 要深入理解控制图是基于概率统计原理构建的,通过实际例子去体会正常波动和异常波动的区别。比如观察一个网站在正常运行期间每小时的访问量波动情况,在没有大型促销活动或者网络故障等特殊情况下,访问量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这就是正常波动。
2. 多做练习题
- 针对不同类型的控制图做大量的练习题,熟悉如何根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控制图,以及如何根据绘制好的控制图进行过程状态判断。可以从简单的数据集开始练习,逐渐增加难度。
二、直方图
(一)知识点内容
1. 构建与意义
- 直方图是通过将数据的分布情况进行分组,并以矩形的高度表示每组数据的频数或频率,从而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分布形态。在项目管理中,例如项目成本的预算分配情况,如果将各个成本项目的金额进行分组统计,用直方图表示,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成本主要集中在哪些区间,是否有异常的高成本区间或者成本分布是否均匀等情况。
2. 形态分析
- 常见的直方图形态有对称型、偏态型(左偏态和右偏态)、锯齿型等。对称型表示数据分布较为均匀;左偏态说明数据左侧有较多的极端值,可能是项目中存在一些低成本的特殊情况拉低了整体成本;右偏态则表示右侧有较多极端值,如在项目中存在少数几个高成本的大型设备采购等情况。
(二)学习方法
1. 手工绘制练习
- 自己动手根据给定的数据集绘制直方图,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分组的依据和矩形高度的计算方法。可以从简单的小数据集开始,逐渐掌握绘制技巧。
2. 结合实际项目
- 思考如何将直方图应用到实际的项目管理场景中,比如项目的进度偏差分布、人力资源的工时分布等,这样有助于加深对直方图意义的理解。
三、散点图
(一)知识点内容
1. 关联关系展示
- 散点图主要用于展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在信息系统项目中,例如研究项目的开发周期与项目质量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联。通过收集不同项目的开发周期和对应的质量指标(如缺陷数量)的数据点,在坐标平面上绘制散点图。如果这些点呈现出某种趋势,如从左下角到右上角的斜线趋势,可能表示开发周期越长,质量越高;如果是随机分布,则可能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
2. 相关性判断
- 根据散点图中点的分布情况,可以初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强度,如强正相关、弱正相关、无相关、弱负相关、强负相关等。
(二)学习方法
1. 案例收集与分析
- 收集多个不同类型项目的实际数据案例,绘制散点图并进行分析。通过对比不同案例中变量关系的差异,加深对散点图应用的理解。
2. 数据模拟
- 自己设定一些变量关系,生成模拟数据,然后绘制散点图进行验证。这有助于掌握根据数据判断变量关系的能力。
总之,在备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关于质量管理中的质量控制工具时,要深入学习每个工具的知识点内容,掌握其原理、类型、构建方法和应用场景等。同时,通过多种学习方法,如练习题、手工绘制、结合实际项目和案例分析等,不断提高对控制图、直方图和散点图的应用能力,以便在考试中能够准确解答相关题目,并在实际项目管理中有效地运用这些工具来保障项目的质量。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