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备考中,风险管理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其中风险应对计划编制以及风险登记册的相关知识尤为关键。掌握好这些内容有助于考生在考试中应对相关案例分析题目,并且在实际的项目管理工作中也能更好地进行风险管理。
二、风险应对计划编制
(一)知识点内容
1. 风险应对策略
- 回避:例如,在项目中如果发现某个技术难题可能会导致项目严重超期和成本超支,而目前又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就可以考虑回避这个风险。像放弃使用这种新技术,改用成熟的技术来实现相同的功能。
- 减轻:通过采取措施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或者影响程度。比如增加测试环节的次数,可以减少软件中的漏洞数量,从而减轻项目上线后出现故障的风险。
- 转移:把风险转移给第三方。如购买保险,对于一些可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风险,像自然灾害对数据中心的影响,可以通过购买财产保险来转移风险;或者签订外包合同,将某些具有高风险的模块外包给专业的公司。
- 接受:当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较小或者应对风险的成本过高时,可以选择接受风险。但是要明确接受是有条件的,需要制定监控机制,一旦风险的状态发生变化就要重新评估。
2. 制定计划步骤
- 首先要对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确定风险的优先级。比如根据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进行打分排序。
- 针对每个重要风险选择合适的应对策略。
- 明确应对措施的具体执行步骤、责任人以及时间节点等。
(二)学习方法
1. 理论结合实际
- 多找一些实际项目中的风险管理案例进行分析,理解不同应对策略在实际中的应用场景。可以从自己参与过的项目或者网上公开的项目案例库中寻找。
2. 练习模拟
- 做一些模拟的风险应对计划编制练习题,按照题目给定的风险情况,运用所学的知识制定应对计划。
三、风险登记册的5大要素填写规范
(一)知识点内容
1. 风险编号
- 这是每个风险的唯一标识符,方便在众多的风险中进行查询和管理。编号可以采用一定的规则,如按照发现的顺序进行编号,或者按照项目的模块划分加上序号等方式。
2. 风险名称
- 要简洁明了地概括风险的核心内容。例如“供应商延迟交货风险”就准确地描述了风险的来源和类型。
3. 风险描述
- 详细阐述风险产生的原因、可能的影响范围以及可能发生的阶段等信息。比如“由于供应商所在地区遭遇自然灾害,导致其生产能力下降,可能会使我们项目的原材料供应不足,影响项目的整体进度,尤其是在项目的建设阶段”。
4. 风险应对措施
- 这里要填写针对该风险已经制定的应对策略和具体的执行计划,如针对上述供应商延迟交货风险,可以填写“与供应商协商延长交货时间,同时寻找备用供应商以确保原材料供应”。
5. 风险状态
- 包括风险的当前状态(如未发生、已发生、正在监控等)、风险的变化趋势(如风险发生的概率是增大还是减小)等信息。
(二)学习方法
1. 对照模板学习
- 找一个完整的风险登记册模板,对照着各个要素进行深入学习,理解每个要素的含义和要求。
2. 错误案例分析
- 收集一些风险登记册填写错误的案例,分析错误之处,加深对正确填写规范的理解。
四、总结
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备考过程中,风险管理中的风险应对计划编制和风险登记册的填写规范是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通过深入理解相关知识点,采用合适的学习方法,多做练习和分析案例,考生能够在考试中更好地应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并且提升自己在实际项目管理中的风险管理能力。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