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编辑人: 流年絮语

calendar2025-07-25

message1

visits92

模考冲刺阶段时间管理技巧:推荐“基础学习+专题突破+真题演练”时间分配模型

在系统规划与管理师的模考冲刺阶段(考前20天),时间管理尤为关键。一个合理有效的每日备考计划能让复习事半功倍。

一、整体时间分配模型的意义
1. 基础学习
- 这一阶段主要是对整个知识体系进行查漏补缺。例如,对于系统规划中的信息系统综合知识部分,像计算机硬件、软件基础知识等,如果在前期学习中有不扎实的地方,此时要重新梳理概念。学习方法可以是快速浏览教材相关章节,同时结合简单的笔记加深印象。
- 对于管理类的基础知识,如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中的五大过程组(启动、规划、执行、监控、收尾),要明确每个过程组的主要任务和相互关系。
2. 专题突破
- 针对自己比较薄弱的环节进行重点攻克。比如在系统集成技术方面,如果在网络架构部分存在问题,就可以集中精力学习不同网络拓扑结构(星型、总线型、环型等)的特点、优缺点以及适用场景。
- 可以收集相关的练习题或者案例进行分析,从不同角度加深对专题知识的理解。
3. 真题演练
- 真题是最接近考试难度的资料。在这个阶段,要按照考试规定的时间和要求进行全真模拟考试。例如,系统规划与管理师的考试时间是固定的,那么在做真题时就要严格控制每个部分的答题时间。
- 做完真题后要认真分析错题,找出自己知识和答题技巧上的不足。

二、具体的时间分配建议
1. 基础学习(40%)
- 可以将每天40%的时间用于基础学习。早上记忆力较好,可以安排一个小时左右复习概念性的知识。下午再抽出一些时间做一些基础知识的练习题巩固所学。
2. 专题突破(30%)
- 30%的时间用于专题突破。可以根据自己的薄弱环节的多少和难易程度灵活安排。如果某个专题比较复杂,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比如对于复杂的算法专题,可能需要两个小时深入研究相关算法的原理和应用。
3. 真题演练(30%)
- 剩下的30%时间用于真题演练。可以选择在晚上进行全真模拟考试,按照考试的时间和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做完后第二天分析错题并总结经验。

总之,在模考冲刺阶段的这20天里,按照“基础学习+专题突破+真题演练”的时间分配模型制定每日备考计划,能够有效提高复习效率,增加通过考试的几率。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

创作类型:
原创

本文链接:模考冲刺阶段时间管理技巧:推荐“基础学习+专题突破+真题演练”时间分配模型

版权声明:本站点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文章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