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备考中,案例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中,多项目资源冲突是一个常见的考点,而掌握资源平衡的策略以及如何判定优先级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多项目资源冲突的常见场景
(一)人力资源不足
当多个项目同时进行时,可能会出现某些关键岗位(如系统分析师、高级程序员等)的人员需求远远超过公司现有的人员供给。例如,一个企业同时开展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升级项目和新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开发项目,都需要经验丰富的数据库管理员。
(二)设备资源紧张
硬件设备如服务器、存储设备等资源有限。比如,在云计算项目中需要大量的服务器资源来搭建测试环境,而与此同时,大数据分析项目也需要使用这些服务器来进行数据处理,这就产生了设备资源的冲突。
三、资源平衡的三种策略
(一)资源调配策略
1. 内部调配
从企业内部其他项目或者部门临时借调人员或设备。例如,如果一个部门有闲置的服务器,可以将其调配到急需资源的项目中。学习这个知识点时,要理解如何评估内部资源的可用性,包括人员的技能匹配度、设备的兼容性等。
2. 外部租赁或采购
当内部资源无法满足需求时,可以考虑从外部租赁设备或者招聘临时人员。比如,短时间需要大量高端图形处理能力的设备时,租赁专业的图形工作站可能比购买更划算。对于这一策略,需要掌握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计算租赁或采购的成本与项目收益之间的关系。
(二)任务分解与并行策略
1. 任务分解
把大的任务分解成更小、更易于管理的子任务。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散资源的需求压力。例如,一个大型的软件系统集成项目,可以将系统测试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等子任务,分别安排不同的时间段进行,从而避免所有测试任务同时开展时对测试人员的大量需求。
2. 并行操作
在不影响项目整体逻辑和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让一些任务并行进行。比如,在建筑信息模型(BIM)项目中,设计部分的一些子模块可以在基础数据采集的同时进行初步设计。
(三)资源优化策略
1. 关键链法
识别项目中的关键活动和资源约束,通过对关键链上的活动进行优化来提高资源利用率。学习关键链法时,要重点掌握如何确定关键链以及如何在关键链上进行缓冲设置。
2. 模拟技术
利用计算机模拟不同的资源分配方案,预测项目的工期和成本,从而选择最优的资源平衡方案。这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模拟软件的使用方法。
四、优先级判定
(一)基于项目战略重要性
如果一个项目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关键意义,如开拓新市场或者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项目,那么在资源冲突时应优先考虑该项目的资源需求。
(二)根据项目交付期限
即将到期的项目如果无法按时交付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如违约罚款、失去市场机会等),则应优先保障其资源。
(三)考虑项目的成本效益
预期收益高的项目在资源分配上可以有一定的优先权。但是要注意综合考虑短期和长期的成本效益关系。
五、总结
在应对多项目资源冲突时,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要熟练掌握资源平衡的三种策略以及优先级判定的方法。通过深入理解每个策略的适用场景和操作要点,并准确判定项目的优先级,才能在案例分析考试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复杂的资源冲突问题,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