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系统分析师的备考中,需求工程部分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其中需求获取技术以及需求规格说明书的撰写更是关键考点。
一、需求获取技术对比
- 访谈
- 知识点内容:
- 访谈是一种直接与利益相关者交流的方式。可以通过一对一或者小组访谈的形式进行。在访谈过程中,要明确访谈的目的、对象和时间安排。例如,对业务专家进行访谈时,要聚焦于业务流程、业务规则等方面;对用户进行访谈,则更多关注他们的实际操作需求和痛点。访谈者需要有良好的沟通技巧,能够引导被访谈者准确表达想法,并且及时追问细节。
- 学习方法:
- 多进行模拟访谈练习。可以自己设定不同的项目场景,扮演访谈者和被访谈者的角色。同时,要学习一些访谈技巧的书籍或者文章,比如如何营造轻松的访谈氛围,怎样提出开放性和封闭性问题等。还可以分析一些实际项目中的访谈案例,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
- 原型
- 知识点内容:
- 原型是一种直观展示系统功能和界面布局的方式。它可以是纸质原型,也可以是电子原型。纸质原型制作简单快捷,适合在早期阶段快速获取用户的大致想法;电子原型则更加逼真,能够演示交互效果。例如,在设计一个电商系统时,通过原型可以展示商品列表页面的布局、购物车的操作流程等。原型能够让用户更直观地感受系统的使用方式,从而提出更有针对性的需求。
- 学习方法:
- 学习一些原型制作工具,如Axure或者Sketch(针对电子原型),或者简单地学习如何绘制草图(针对纸质原型)。自己动手制作一些不同类型系统的原型,从简单的单页面原型到复杂的业务流程原型。同时,要了解在制作原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如何确保原型的简洁性和可理解性。
- 头脑风暴
- 知识点内容:
- 头脑风暴是一种集思广益的方法。组织相关人员聚集在一起,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提出想法。在这个过程中,不进行批评和评价,鼓励创新思维。例如,在开发一个新的办公软件时,通过头脑风暴可以收集到关于功能模块、用户界面设计、操作流程等方面的各种新奇想法。
- 学习方法:
- 参加一些头脑风暴的实践活动,可以是线上的小组讨论或者线下的团队活动。学习如何引导头脑风暴的过程,如设定主题、控制时间、鼓励参与等。同时,要学会对头脑风暴产生的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筛选出有价值的想法。
二、需求规格说明书撰写规范与评审要点
- 撰写规范
- 知识点内容:
- 需求规格说明书应该包含系统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数据需求、用户界面需求等方面。功能需求要详细描述系统应该做什么,例如在一个库存管理系统中,要明确入库、出库、库存盘点等功能的具体操作流程和要求。性能需求则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等指标,比如系统在高并发情况下的响应时间不能超过5秒。数据需求要涵盖数据的类型、来源、存储方式等,像用户注册信息的数据类型为字符串,来源于用户输入,存储在数据库的用户表中。
- 学习方法:
- 参考一些优秀的案例集,学习不同类型系统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模板。自己动手撰写一些简单系统的需求规格说明书,并且不断完善。同时,要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如IEEE标准。
- 评审要点
- 知识点内容:
- 评审时要检查需求的完整性,确保没有遗漏重要的功能或者需求。一致性方面,要保证各个需求之间不矛盾,例如不能既要求系统支持多用户同时编辑同一文档,又要求在编辑时锁定文档防止冲突。准确性也很关键,需求的描述要清晰准确,不能存在歧义。另外,还要考虑需求的可行性,包括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等。
- 学习方法:
- 参与一些需求评审的模拟活动,扮演评审者和被评审者的角色。学习评审文档的撰写方法,明确如何指出需求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同时,要了解不同类型项目在评审时的重点关注内容。
总之,在系统分析师备考的需求工程部分,要深入理解需求获取技术的特点并熟练掌握其应用场景,严格按照规范撰写需求规格说明书并且清楚评审要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实践,能够更好地应对考试中的相关题目。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