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系统规划与管理师的备考过程中,配置管理专题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尤其是配置项(CI)分类与标识规则这一知识点。在强化阶段(第3 - 4个月),深入理解硬件CI、软件CI、文档CI的分类标准及唯一性标识方法对顺利通过考试有着关键作用。
一、硬件CI的分类标准
硬件配置项包括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计算机设备像服务器、台式电脑等,其分类标准可以从用途(如生产服务器、测试服务器)、性能(如高端、中端、低端配置)等方面考虑。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可根据端口数量、传输速度等进行分类。存储设备依据存储容量大小、存储类型(如机械硬盘、固态硬盘)等区分。对于硬件CI,唯一性标识方法通常可以采用设备编号,例如某公司内部给每台服务器分配一个唯一的8位数字编号,前面几位表示设备类型,后面几位表示具体的序列号。
二、软件CI的分类标准
软件配置项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如操作系统(Windows、Linux等),可按版本(如Windows 10的不同更新版本)、内核类型(单内核、微内核)分类。应用软件种类繁多,像办公软件、数据库管理软件等,按照功能模块或者适用行业来分类较为合适。软件CI的唯一性标识可以采用软件名称加上版本号的方式,比如“Oracle Database 19c”,其中“Oracle Database”表明软件名称,“19c”就是版本号。
三、文档CI的分类标准
文档CI包含项目文档、技术文档等。项目文档根据项目阶段可分为需求文档、设计文档、测试文档等;技术文档可按技术领域或者面向的对象分类,例如面向开发人员的技术手册和面向运维人员的操作指南。文档CI的唯一性标识可以是文档名称加上日期的形式,例如“需求规格说明书_20240501”,这样能明确文档内容和产生时间。
在备考时,学习这个知识点的方法有很多。首先,要认真研读相关的教材和官方文档,掌握基本的定义和概念。其次,结合实际的项目案例进行分析理解,比如自己模拟一个小型项目的配置管理过程,对硬件、软件、文档进行分类标识。还可以制作思维导图,将不同类型配置项的分类标准和标识方法清晰地罗列出来,方便记忆。通过不断地复习和实践,就能熟练掌握这一重要知识点,在考试中应对自如。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