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编辑人: 浅唱

calendar2025-07-25

message7

visits40

冲刺阶段核心知识:项目风险管理 - 次生风险与残余风险全解析

在项目风险管理中,次生风险和残余风险是两个重要的概念。明确它们的定义、区别以及掌握相关的应对措施和再评估流程,对于顺利通过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至关重要。

一、次生风险的定义与特点

次生风险是指在实施风险管理措施时产生的新风险。比如,在项目中为了降低成本而采取的优化采购策略,可能会导致供应商质量不稳定这一新的风险出现。

学习方法:要理解次生风险是在原有风险处理过程中衍生出来的,多思考不同应对措施可能带来的新情况,并结合实际项目案例进行分析。

二、残余风险的定义与特点

残余风险是指在实施了风险管理措施后仍然存在的风险。例如,尽管采取了防火墙等技术手段,但仍可能存在数据泄露的微小可能性。

学习要点:需要明确残余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重点关注如何评估其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三、两者的区别

  1. 形成原因不同

    • 次生风险源于应对措施本身。
    • 残余风险则是原风险经过处理后剩余的部分。
  2. 性质不同

    • 次生风险往往是新出现的、未曾预料到的。
    • 残余风险是对原风险的延续。

学习方法:可以通过对比表格的形式,清晰地列出两者的区别,加强记忆。

四、应对措施实施后风险再评估清单

  1. 对已实施的应对措施效果进行评估。
  2. 重新分析次生风险和残余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
  3. 检查是否有新的风险源出现。

五、处理流程

  1. 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
  2. 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
  3. 制定新的应对策略或调整现有策略。
  4. 监控和跟踪处理效果。

总之,在备考过程中,要深入理解次生风险和残余风险的概念,通过做练习题和模拟案例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对考试的能力。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

创作类型:
原创

本文链接:冲刺阶段核心知识:项目风险管理 - 次生风险与残余风险全解析

版权声明:本站点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文章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