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编辑人: 独留清风醉

calendar2025-07-25

message3

visits156

真题实战阶段 :数据库设计 - E-R 图向关系模式转换规则详解第 120 讲:明确实体、联系、属性的转换方法,附完整性约束添加步骤

在系统分析师考试中,数据库设计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尤其是 E-R 图向关系模式的转换。本文将详细解析这一过程,帮助考生明确实体、联系、属性的转换方法,并介绍完整性约束的添加步骤。

一、E-R 图的基本概念
E-R 图(Entity-Relationship Diagram)是数据库设计中常用的一种图形化工具,用于描述实体、实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实体的属性。E-R 图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基本要素:
1. 实体(Entity):现实世界中可以区分的独立的对象。
2. 联系(Relationship):实体之间的关联关系。
3. 属性(Attribute):实体的特征或性质。

二、E-R 图向关系模式转换规则
1. 实体转换
每个实体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实体的属性即为关系模式的属性,实体的主键即为关系模式的主键。
例如,E-R 图中有一个“学生”实体,包含学号、姓名、年龄等属性,则转换后的关系模式为:

学生(学号,姓名,年龄)

其中,学号为该关系模式的主键。

  1. 联系转换
    根据联系的类型和参与实体的主键,联系可以转换为以下几种关系模式:
    (1)1:1 联系
    将联系与任意一端实体合并,添加另一端实体的主键作为外键。
    例如,“学生”和“课程”之间存在 1:1 的选课联系,则可以将选课联系与“学生”实体合并,添加课程的主键“课程号”作为外键:
学生(学号,姓名,年龄,课程号)

(2)1:n 联系
将联系与 n 端实体合并,添加 1 端实体的主键作为外键。
例如,“班级”和“学生”之间存在 1:n 的所属关系,则可以将所属联系与“学生”实体合并,添加班级的“班级号”作为外键:

学生(学号,姓名,年龄,班级号)

(3)m:n 联系
将联系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包含参与实体的主键作为外键,并添加一个联合主键。
例如,“学生”和“课程”之间存在 m:n 的选课关系,则转换后的关系模式为:

选课(学号,课程号,成绩)

其中,(学号,课程号)为联合主键。

三、完整性约束的添加
在转换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完整性约束的添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实体完整性
关系模式的主键不能为空,确保实体的唯一性。
2. 参照完整性
外键的值必须是被参照关系中主键的有效值,或者为空。
3. 用户定义完整性
根据实际需求,添加其他约束条件,如属性值的取值范围、唯一性等。

例如,在“学生”关系模式中,可以添加学号为主键约束,确保学号的唯一性和非空性:

学生(学号 PRIMARY KEY,姓名,年龄)

在“选课”关系模式中,可以添加学号和课程号为外键约束,参照“学生”和“课程”关系模式的主键:

选课(学号 FOREIGN KEY REFERENCES 学生(学号),课程号 FOREIGN KEY REFERENCES 课程(课程号),成绩)

总结
E-R 图向关系模式的转换是数据库设计中的关键步骤,考生需要掌握实体、联系、属性的转换规则,并能够正确添加完整性约束。通过本文的详细解析,相信考生能够更好地应对系统分析师考试中的相关考点。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

创作类型:
原创

本文链接:真题实战阶段 :数据库设计 - E-R 图向关系模式转换规则详解第 120 讲:明确实体、联系、属性的转换方法,附完整性约束添加步骤

版权声明:本站点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文章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