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系统规划与管理师的备考过程中,供应商管理专题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强化阶段(第3 - 4个月),对于供应商评估矩阵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尤为关键。
一、供应商评估矩阵的四维度
1. 质量维度
- 知识点内容:质量是供应商评估的核心要素之一。它涵盖了产品或服务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规范等。例如,在制造业中,产品的合格率、次品率是衡量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于服务型企业,服务的准确性、及时性等方面体现质量。像软件供应商提供的软件是否存在漏洞、是否能正常运行等都是质量考量的方面。
- 学习方法:可以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来加深理解。收集不同行业因为质量问题导致供应商被淘汰或者遭受重大损失的案例,对比分析其中质量指标的具体表现。同时,熟悉相关的质量管理标准,如ISO 9001等,明确质量在不同场景下的要求。
2. 成本维度
- 知识点内容:成本包括采购成本、运输成本、使用成本等多个方面。采购成本不仅仅是指产品的购买价格,还涉及到批量折扣等因素。运输成本与供应商的地理位置、运输方式等有关。使用成本则是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维护、能耗等费用。例如,购买一台昂贵的设备,但如果其使用过程中的维护成本极低且能耗少,在成本评估时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 学习方法:构建成本核算模型,对不同供应商的成本进行模拟计算。同时,研究市场上同类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范围,了解成本的波动因素。还可以与实际的采购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掌握成本控制的实际操作要点。
3. 交付维度
- 知识点内容:交付主要关注供应商是否能够按时、按量地提供产品或服务。这涉及到供应商的生产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等。例如,在电商大促期间,如果供应商不能按时发货,就会影响整个企业的销售计划。另外,交付的数量准确性也很重要,少交付或者多交付都可能带来问题。
- 学习方法:分析企业的订单交付流程,找出其中可能影响交付的关键环节。研究如何通过合同条款、库存管理等手段来保障交付。同时,关注行业内关于交付的优秀案例和失败教训,总结经验。
4. 服务维度
- 知识点内容:服务包括售前咨询、售后服务等方面。售前咨询能够帮助采购方更好地了解产品或服务的特性,从而做出合适的决策。售后服务则是在出现问题时的解决能力,如产品的维修、退换货政策等。例如,一个好的供应商会在客户提出问题后的短时间内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 学习方法:从客户的角度出发,体验不同供应商的服务流程。收集客户对于供应商服务的反馈数据,分析服务质量的评价指标。同时,学习服务管理的相关理论,如服务利润链理论,理解服务与企业盈利之间的关系。
二、权重分配方法
1. 层次分析法
- 知识点内容:这是一种常用的权重分配方法。首先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将供应商评估的目标(选择最优供应商)、准则(质量、成本、交付、服务等)和方案(不同的供应商)分层。然后构造判断矩阵,通过比较准则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来确定权重。例如,如果在某个企业中,质量比成本稍微重要,成本比交付稍微重要,交付比服务稍微重要,就可以根据这种相对重要性构建判断矩阵并计算权重。
- 学习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层次分析法软件或者手动计算一些简单的案例来掌握。理解判断矩阵的构造原则和一致性检验的重要性。
2. 德尔菲法
- 知识点内容:德尔菲法是一种专家意见法。邀请一组专家对各个维度的权重进行独立判断,然后收集、汇总专家的意见并进行反馈,再次让专家进行调整,经过多轮循环后得到较为合理的权重分配结果。这种方法适用于缺乏足够数据或者情况比较特殊的情况。
- 学习方法:参与或者模拟德尔菲法的实施过程,了解如何选择专家、如何设计问卷以及如何处理专家意见等环节。
在强化阶段备考供应商评估矩阵的知识时,要全面理解四维度的内涵,熟练掌握权重分配的方法,并且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应用,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